故事的开端并非一切的伊始,而是多年后万希与朋友Z的一次交谈,她们的对话关于生与死,关于头颅与坟墓。
此时,万希已经从昨日的波澜中挣出,带着湿漉漉沉甸甸的影子,即将步入明日的跌宕与坦途。
那是平常的一天,那天万希戴了一顶帽子,Z说万希的帽子像坟包,于是对话就产生了。
这则对话是这样的。
Z:头上顶个坟包也挺别致的,头上是坟包,脑子里就是白骨了,那你思想的闪光是什么?磷磷的鬼火吗?
Z:还挺好玩的,这是什么?脑死亡吗?
万希:那我看的那些书,就像烧的纸线,进入我的坟墓里。然后我进行的创作,就像哈姆雷特的爸爸——满世界作祟。
Z:给自己的脑子上贡也是挺独特的,我喜欢这个描述。
万希:而且,一般来说,烧纸钱是为了息事宁鬼,但这正好相反,我看越多书,我的思想就越满世界作祟。
Z:太抽象了。有种脑子已经烧没掉了的感觉。
万希:坟塌了的感觉。
万希:或者不如说是被盗墓了。那这样来说的话,人们研究伟大作家的思想,岂不是在考古,而记忆岂不是像陪葬品。
Z:为什么这么说?
万希:因为陪葬品是为了在你死之后还能陪伴你,就像你还活着的时候一样。而记忆是唯一你即使不看外面的输入,脑子,也就是坟墓里依然自行存在的东西。所以说记忆就像陪葬品。
Z:那死掉的那个人是谁?或者说坟里埋的是什么?
万希:好问题。
Z:如果是我,我觉得坟里埋的就是记忆本身。
万希:那这么说还是个衣冠冢,坟里埋的只有陪葬品。
Z:如果这是个衣冠冢,说明真正死掉的尸体并不在这里,那它在哪里呢?
万希:我觉得是因为尸体还没有死。古代的帝王,人们在他活着时,便开始修建他的陵墓,但只有在死后,才能建成。所以你思想的陵墓一直在修建,因为你活着的时候在不断阅读,不断被输入,而只有真正死后,陵墓才算建成。也就是说,所谓衣冠冢,修的其实是你身后的墓。
Z:我喜欢这个描述,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说盖棺定论。
万希还活着,她思想的陵墓仍在修建,虽历经几番坍塌和重建。但对于万希的过往,那些已经逝去的往事是可以作为故事盖棺而论的。
那些棺材里的故事,就是我们接下来要讲述的故事,一则描绘万希人生的故事。
万希的人生并没有走到尽头,她走过的人生不长,只有短短十八年,但这十八年间发生的故事却足够精彩,足够曲折。
她短暂拥有一切过,享受着若即若离的幸福;也长久一无所有过,忍受着时时萦绕的苦痛。她积极过,也颓废过,她向上过,也堕落过。她一路奔忙,如今终于得了空闲坐下来,将人生提笔布于纸上,以墨水稀释折磨着她的情感。
而她之所以得了空闲,是因为她患了精神疾病。
万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