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先祖也是想要奉文家为皇的,只是文家无心权势。”徐轩胤道。
当时的南召已然无法回朝,被迫割裂开来。
也正是因着南召气候恶劣,圣辉皇朝的诸侯之战才没有波及此处。
文家子弟在千年前便在圣辉皇朝任翰林学士和巡察御史,因圣辉皇朝的分封制导致天下诸侯之乱已然早有眉目。
在其任职巡查御史的子弟履遭不测后,便抄录了大量藏书阁的书卷,举族搬迁到了南召。
当时的南召只有一城,因此地天光过长,便名曰阳城。
阳城是文家宗族所在之地,亦是南召的文始之地。
可以说,没有阳城文家,就没有南召人的开化和入仕之途。
是以当时徐家和闵家被困南召难以归宗,不得不建国以自保时,也没想过自己来做皇帝,而是问询文家。
文家再三推脱,最后以答应成为大昭新朝的翰林之首,
有了文家从文,徐家从政,闵家从军,芈家从商,才奠定了当初大昭的格局,且一直沿用至今。
只一个一百多岁的皇朝,在这样的地方,要说体制多么健全,开发多么完全,那是不太可能的事。
是以大昭皇室也有些四不像,用的是圣辉皇朝的礼制,推崇的是东傲国的文化,自己却并没有西晋和东傲那么多的田地和人口。
是以在大量提拔官员,分配禄田的背景下,开荒屯田,户籍和徭役的管理上便欠缺的太多。
新的官员氏族无法撼动老四族的地位和利益,这种获取若想要降低成本,便也只能与百姓夺利。
“其实德妃姐姐的政治思想高度是真的可以。有很多想法,她都是一点就透。”贤妃同志道。
“嗯,而且她不骄不躁,事情和时机都有精细的考量。从我当初与她相识,便知我不如她。”徐轩胤也道。
“陛下这么谦虚的吗?”贤妃同志侧脸挑眉看他。
“一个是徐氏庶子,一个是文氏嫡女。不说她,就是你,当初的我也是比不过的。”徐轩胤说这话,语气不免有两分怅然若失。
重生九零,我只想暴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