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我们这洪灾虫灾不断,东傲也常有涝灾,西晋则总有旱灾蝗灾,北燕每年冬日里雪灾也不容小觑,就连大金亦是每年随着水源不断迁徙。”徐轩胤觉得,朝堂上每年因为这些事提着心忙碌,可见天道也不太会补损。
“哈哈哈!”贤妃同志戳了戳他的脸笑道:“真像一个问父亲要糖吃却没要到的孩子。”
“胡闹!”徐轩胤急了!
贤妃却是笑道:“给了活路,便是天道的仁慈。
这世间并非只有人,还有万物生灵亦需繁衍生息。
如我们用那禾虫喂鸭子,鸭子给我们鸭蛋肉食和羽毛,让我们产生了可控的食物来源和经济体。
但您有没有想过,禾虫从何而来?”
“自然是从稻田里来。”徐轩胤吃禾虫吃得有多香,就有多讨厌禾虫。
这是祸害庄稼的东西!
“是从人类破坏了山林进行耕种的土地中来。”贤妃同志道:“因为土地,人们讨厌禾虫,可每逢减产时,山林还是给了人们活路。
这是咱们大昭之福,若以西晋和东傲的山林和土地开发的那般完全的情况下,灾害对百姓的损伤只会更大。”
秋日一声雷,开春满地贼。
在东傲和西晋,二三流的世家远比大昭要多得多。
且涝灾实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旱灾和瘟疫。
那种情况下,百姓只能背井离乡迁徙逃荒,所过之处寸草不生。
相比之下,大昭也就是对百姓的管控力度更低了一些,至于大范围的流民?
那建国以来就没出现过。
再蛮横不讲理的人,在山中砍伐也会将果树和米树留下,这都是能救命的东西!
贤妃同志继续道:“就像这太阳,照耀着人们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同样也照耀着天地间的万物生长,不偏不倚。
所以,并非天道伤害了人类的生息,而是人类的生息破坏了天道。”
“这也算自私是吗?”徐轩胤问道。
“生而为人,在所难免。”贤妃同志笑道:“所以有时候承认自我的自私才能更容易找到真正的答案。”
徐轩胤端起茶盏,才见茶盏已然空了。
贤妃同志笑道:“哎哟,怠慢~”
而后给小茶炉加了一块炭火,等水烧开。
重生九零,我只想暴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