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启十一年,北蛮受到重创。这无疑极大地鼓舞了将士的志气,有人豪言:大启定当一统天下。然而,朝堂如战场,政变风涌袭来,昔日官员倒戈相向,各成两派。怒远侯携三万精兵直入京城,逼宫直上,仅用三日,直登大宝。
“听说这次领兵的是陈小将军,一把长刀直插那蛮人的头颅,真是英雄少年啊!”黑色布衣的男子高兴的同身边人说道。
“嘘!别乱讲,脑袋不要了?”身边的男子立即打断道。
黑衣男子不解的凑过去,低声道;"怎么?不让说?"
男子故作玄虚般四下望了望,确定没人,才悠悠开口:“你个木疙瘩!我问你,现在是谁的天下?
男子见他摸了摸头,憨憨一笑,低骂了声傻子“如今的那位可不想他活着回来”
......
远郊外,男子一身银甲,红绳束发,腰间长刀素裹,更添一丝凛然。他们不远处便是京城,边关已大捷,却迟迟无诏令。他可以等,但那些死去的将士等不了,他们的亲人又如何等?
身后的男子见他止足远望,上前问道;‘将军,那新皇根本没想我们活着回京,要我说,一柄枪,一把刀,直入京城,我们拥你为新皇。’
“是啊”将士们纷纷大喊。
“闭嘴!”只见男子微微皱眉,看向身后的士兵“三九同我进京,其他人原地待命。”
“将军!”将士们明显对这个结果不满意。
“这是军令!”
军令在前,无人敢言。
......
此时的皇宫,已是一片乱麻,新帝得知陈旷领三千铁骑赶往京城,便坐立难安,急忙派蒋灼守住城门。
"来了来了!"皇帝身边的小顺子左摇右晃的赶来。
皇帝即刻从龙椅上坐起来,“陈旷打进来了!?”
小顺子摇了摇头,气喘吁吁的说:“不是......不是,许太......太公来了”
皇帝听到许太公三个字,顿时眼前一亮,踹了小顺子一脚,“还不速速迎进来!”
在地上滚了一圈的小顺子来不及喘口气便连滚带爬的起身传令。
只见许太公悠悠走来,华服贵容,笑容宴宴,举止投足都无分毫差池,面对不穿官服的许太公,皇帝并无半分不满,反而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太公可算来了”
许太公瞧着他心惊的样子,只觉甚是好笑,“皇帝急什么?”
言语中的不屑与耻笑让皇帝霎时红透了脸,却无从反驳。如若没有许太公,他怕是连宫门都进不来,何谈如今的一人之上万人之下。可现如今,令他最害怕的便是陈旷那个竖子!那小子本就是先帝的走狗,如今无诏归京,定是为寻仇夺位而来!
许太公见他脸色苍白的楞在那儿,朝他招招手,‘过来,皇帝无须紧张,不过一个毛都没长齐的小狼崽子,还能掀了你的皇宫?’
皇帝听闻脸色虽好了些,但心中依然忌惮,‘太公有所不知,这陈旷本是一介乡野村夫,可当年据说他凭一己之力从三千敌军中突围,救下先帝,仅靠一把长刀’
“那又如何?皇帝有三万骑兵,两千精兵外加一千禁军,仅仅一个陈旷就怕了?何况,依我之见,有此一计,皇帝可不费一矢一卒便破局”太公拍了拍皇帝的肩膀,缓缓说道。
皇帝顿时笑颜,“何计?”
“陈旷此人,少年志气,又得百姓爱戴,如若杀之,定招至祸乱。但如若皇帝使些手段,据为己用或是让他呆在京城,成为一个弃子,可解此局。”
据为己用定当无可能,但弃子......
皇帝霎时茅塞顿开,拍了拍身边的小顺子“快去看看,陈旷此时到何处了?可有带人马?”要是没猜错,陈旷此人为了百姓,定然不会贸然逼宫,反而会独自一人进宫面圣。
......
"报——"
“陈旷已进宫门,身旁只有一人”
皇帝悬着的心终于放下,大笑道“好好好,果然是少年得志,太过猖狂!宣他进来!”
昭然溪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