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俶(广平王):也不算太久,杨相国真是好手段一年的禁足令才不过数月便可以踏出府门了
杨国忠(宰相):是啊,才数月不见老臣陛下就甚是想念老臣了,只怪这朝中无人替陛下解忧而且尽是些添堵添乱的嘛
李俶(广平王):是啊,杨相国最会讲笑话,这陛下烦闷了召杨相国解闷是最好不过的
杨国忠(宰相):讲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陛下爱听什么能听得进谁的话
大殿内
李隆基:俶儿你昨日上的折子朕已经看过了,你提议朕任安禄山为相
李俶(广平王):是,要想扼制住安禄山在北方三镇日益膨胀的势力最好的法子就是下诏书,给他一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官职诱他回长安任命,另外 同时也要将平卢节度副使、河东节度副使提正分管两镇,这样才能瓦解安禄山的势力
杨国忠(宰相):陛下,万万不可呀,安禄山目不识丁如何为相,一旦任命安禄山的诏书下去四夷定会嘲笑我朝
李俶(广平王):杨相国,皇爷爷虽然体恤你解了你的禁足令但你还是戴罪之身并无资格参议政事
杨国忠(宰相):陛下,臣之罪罪于识人不清、用人不善被那些奸佞之徒所蒙蔽,臣近日在家中闭门思过方可认识到识人善用方是任命官员的重中之重岂能随意呀
李俶(广平王):可现下不只是为了任命官员而已这样做也是为了扼制安禄山的势力,杨相国是怕安禄山为相分了你的政权
杨国忠(宰相):殿下你一方面要削弱安禄山的军权一方面你又要给他加官进爵,这不是自相矛盾吗,再说安禄山既有反心他会乖乖地来京任命吗
李俶(广平王):皇爷爷,所以孙儿才说要将平卢、河东节度副使提正,这样才能让他们火速将大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平卢、河东也一定不会愿意听从安禄山的支遣,就算安禄山拒不来京也顶多裹挟范阳战区叛乱不会成什么气候
杨国忠(宰相):殿下这不是多此一举吗,既然这样我们就把安禄山手中的平卢和河东的权利让陛下收回来不就完了吗,何必非要给他一个相权之座
李俶(广平王):当然不可了
李隆基:好了好了你们不要再吵了吵得朕头都疼了,容朕再好好想一想
随后,李俶去了建宁王府探望李倓,李倓还躺在床上养伤,不过此时的李倓已经没有了前些时日的颓废
李倓(建宁王):谁呀,王兄是你呀,王兄你是来探望我的还是来欺负我这个伤患的
李俶(广平王):你呀知道疼就给我长点记性看你以后还敢不敢胡来
李倓(建宁王):王兄我想明白了我会打起精神的,嫂嫂们说得没错我的命啊是用来守护那些我珍视的人,所以我以后一定要成为一个可靠的人我一定会成为王兄的助力再也不会给王兄拖后腿的
李俶(广平王):好,这才不失我男儿本色,太医说你的身体再过半个月就无碍了,到时候我就送你去军中吧
李倓(建宁王):军中?
李俶(广平王):怎么你怕吃苦
李倓(建宁王):不是,我只是最近又听到一些风声王兄好像又
李俶(广平王):是,北边的形势不好皇爷爷一直犹豫不决,或许他对安禄山的忠诚度还抱有一丝侥幸的心理,就当我杞人忧天吧形势或许没有那么糟,高仙芝、哥舒翰几位将军也都在北边多少也能让安禄山忌惮几分
李俶(广平王):我就把你安排在郭将军的帐下,你就好好地磨练磨练跟着郭将军学习一下领军打仗的本领吧
李倓(建宁王):好,我一定不会辜负王兄对我的期望的
李俶(广平王):好(临走前又打了李倓受伤部位)
李倓(建宁王):给我等着
李婼想去范阳找安庆绪但因为她没有通关文书,马车的老板不愿载她去
李婼(德宁郡主):来人哪快来人哪欺负人了,这人收了钱不办事专门骗我这种小姑娘,就是他快来人哪
大唐荣耀之北临长公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