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蟠桃园回到村里,快走到他们住的地方时,满树的杏花映进眼帘。郑璞玉注意到,这棵杏树就在董万杰的院子里。万杰叔,郑璞玉问,那棵树是您老种的吧?董万杰露出笑容,是的,已经有十多年了。徐哲说,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好像眨眼之间就开了一树。董万杰说,别看现在花满枝头,风雨交加后就成了泥。徐哲听后不由伸出了大拇指,说,万杰叔还是哲学家呢。
说到这棵杏树,也有一个小故事。那是1958年春季的一天,董万杰到狼河镇赶集,顺便到老丈人家看看。他老丈人王德昌本来是1932年保府二师学潮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后来又成了我党保府地区的负责人。他在狼河镇的“豪宅”也成了我党的一处秘密交通站。王德昌还倾其所有,无偿支援了我党我军大量的粮食、衣被等物资。只可惜,在解放前夕的一次战斗中,正在指挥担架队的王德昌被流弹击中头部,不幸牺牲,时年四十岁。狼河镇的老家只剩下了他的老丈母娘和一个小舅子。
解放初期,鉴于王德昌对中国革命所做出的特殊贡献和他担任过的领导职务,上级要接他的丈母娘到保府市里去住,享受我党高级干部遗孀的待遇,由党和政府负责抚养。但是,他的老丈母娘在狼河镇住惯了,不愿意到城里去。上级尊重了她的意愿,让她继续在狼河镇的老宅子里住,每月按量供应小米。工资改革后,国家每月给她四十五块钱的生活费,到狼河镇政府领取。
其实,王德昌的父亲王寿宁是狼河驴肉火烧的正宗传人,也是保府市和府北县几大饭庄的股东,可以说是“家财万贯”,他们家里人根本就不愁吃穿。不过,四十五块钱的生活费是党和政府对烈士家属的照顾和尊重,这钱必须要领。1956年,公私合营后,王家的几处饭店都归了国有,董万杰的小舅子王云涛做了保府市“王大勺饭庄”的副经理。
这个王云涛虽然是王德昌的儿子,但脾气秉性跟他爹大不相同。王德昌不善于经商,王云涛恰恰相反,非常喜欢经商。他爷爷也很喜欢这个孙子,便把做狼河驴肉火烧的绝技传授给他。这样,王寿宁驾鹤西去后,王云涛就成了狼河驴肉火烧的唯一正宗传人。
公私合营后,王云涛在保府市的“王大勺饭庄”当了一年的副经理,因经营理念和脾气性格同公方派驻的经理不合,一气之下辞去了职务,回到狼河镇陪侍母亲。那会儿,公私合营的资方除了按月领取工资外,每年还有不菲的分红。因此,王云涛就是辞职了,也是吃穿不愁的。
董万杰后来知道了自己老丈人的真实身份,对老婆王秀云说,你爹要不牺牲,起码是保府市的领导,搞不好还是冀省的领导。要是那样,你就是高干的亲属,咱们怎么也要弄个一官半职的。你爹不在了就不行了,人走茶凉,谁还理你。王秀云听了丈夫的话,笑着说,你别老想美事了。俗话说,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我爹就是没牺牲,那样的好事儿也轮不到咱。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狼河之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