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行字,那个村民惊得目瞪口呆,这,这怎么孙大圣还给我送树苗了?他一个人可不敢接受这突如其来的“天赐”,马上跑回村去喊里正。那会儿的里正相当于村长,负责村里的大事小情。里正看到那片树叶上的小字,高兴地说,这是老天爷赐给咱村的富贵,是大好事呀!这样,你先把这棵小树苗保护好,该浇水浇水,该施肥施肥,需要啥东西村里帮你解决。那个董姓村民遵从里正的嘱咐,对那棵小树苗精心管护,只盼望着它能尽快成长,给自己和村里人带来福报。
按理说,“桃三杏四梨五年,枣树当年就见钱” ,没有三五年,桃树是不结果的。然而,那棵蟠桃树苗不愧是天庭降落下来的“神树”,经那村民浇水施肥后,眼瞅着“蹭蹭”地往上长,不到一个月就长成了大树,当年秋天树上就挂满了又大又红的蟠桃。里正看到了,非常高兴,他说,这样,今年的蟠桃咱们一个也不卖,全部分给村民,让大家都尝尝这“仙桃”的味道。吃剩的桃核儿谁也别扔,集中起来,种到村南靠近狼河的地方。
就是这样,北洼村在狼河的北岸选出一处上等的好地,种上了孙大圣赐给他们的仙桃。随着时间的推移,北洼的蟠桃越来越有名。到了明朝年间,北洼的蟠桃还一度成了“贡品”,皇帝老儿也吃上了“府北仙桃”。只是后来因为一件事,北洼的“仙桃”被“贡品”除名。据说,某日,两个破衣烂衫,像叫花子的人来到北洼村的蟠桃园。他们看到,有农民在桃树根部的坑里倒大粪,那气味熏得他们直捂鼻子。两人见此状况,很快就离开了。
原来,那两人是皇宫里的“锦衣卫”,奉了朝庭之命专门到北洼打探“仙桃”种植情况的。为啥要专门打探北洼蟠桃的种植情况呢?只是因为皇帝一时好奇,问起贴身太监,他们府北的仙桃怎么那么好吃?太监回答,听说是好多年前孙大圣给他们送的蟠桃园里的仙桃树,所以好吃。皇帝又问,既然是天上的仙桃,他们又是如何种植的呢?太监答不上来,皇帝便让锦衣卫到府北县打探了。
两个锦衣卫亲眼看到北洼村的蟠桃种植情况后,以为得到了机密,便匆匆返京。 回到北平的皇宫后,他们当面向皇帝做了汇报。此时的皇帝早已不是贫苦出身的朱元璋,早就忘了稼穑艰难,农耕之苦。一听说北洼的“仙桃”要“吃大粪”,立刻恶心地想要呕吐。随即下令,从今往后,“北府仙桃”不要再做贡品了。就因锦衣卫的一句话,北洼的蟠桃失去了“贡品”资格。
董万杰领着郑璞玉和徐哲来到蟠桃园,对两个小青年说,每年开春,蟠桃树养护的重要任务就是施肥浇水和剪枝打叉。不光是蟠桃,所有的果树都是如此。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狼河之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