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着,杨文忠又问,咱这小酒厂大概需要多少工人?赵义明思考了一下说,开始不要太多,有十几个人就行了。等以后销路打开了,产量增加了,人手实在不够了再添人。杨文忠笑起来,赵总好奸诈,你是怕“请神容易送神难”!赵义明也笑起来,可以这么说吧。
过了没几天,北洼村大队部院子的东南角就被围上了一块,谁也不知要干什么。当然,也有那些“先知先觉”者,说是要建社办工厂,具体是什么厂就说不清了。
这天晚上,村里的大喇叭突然响起来,播放了一首《大海航行靠舵手》后,传出了董玟慧的声音:请插队的知识青年郑璞玉跟何婉萍到大队部来一下!请插队的知识青年郑璞玉跟何婉萍到大队部来一下!这个通知连续播了有十几遍。
徐哲首先听到了,他对正在看书的郑璞玉说,郑代表,大喇叭里喊你跟何代表呢,让你们到大队部去一下。郑璞玉这会儿也听到了,他不解地说,让我们到大队部干什么?徐哲笑起来,让我猜,肯定是好事。郑璞玉说,但愿吧。徐哲见郑璞玉磨磨蹭蹭的,推了推他,究竟是什么事儿去了不就知道了?郑璞玉犹豫了一下,我去队长家找何婉萍,我们一起去。徐哲笑了,早猜你心里是这么想的!
乡村的夜晚很寂静,静得似乎地上掉根针都能听到声音。村里的小土路本来就是高低不平,再被夜色一蒙,更加显得崎岖难走。郑璞玉用手电筒照着前行的路,忽然看到,不远处有人也打着手电迎面走来,一边走一边还哼着小曲儿。从声音判断,应该是何婉萍。看到夜幕下的何婉萍,郑璞玉突然想到了他们在小学时,晚上“抓特务”的事儿。
1964年,郑璞玉的父母从南方调回冀省后,他们就搬家了。新家是省交通厅的宿舍。那会儿,房子和家具都是单位分配,不要钱。当然,这也要看单位好坏。如果单位不好,挣的钱只能勉强发工资,肯定不会给职工盖房子。搬家之后,郑璞玉离学校就远了。东方路小学条件比较好,离家远的学生可以住宿。为了能够更好地读书,郑璞玉他父母就给他办了住校手续。郑璞玉记得,每月的食宿费是十五块钱。别看这十五块钱,当时好多家庭都拿不出来。
住校以后郑璞玉才知道,有一件事是走读生享受不到的,就是夜令营活动。所谓的“夜令营”就是在晚饭以后,老师不定期组织住校生到郊外去游玩,游玩的活动有篝火晚会,有“捉特务”,还有“急行军”。孩子们最喜欢玩的是篝火晚会,大家围着篝火唱歌,跳舞,非常开心。“捉特务”的游戏也很好玩,几个同学装“特务”,先藏起来,大家再去找。当然,他们藏在哪老师是知道的。一般以半小时为限,半小时过后找不到老师就让他们出来。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狼河之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