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信誉是最好的竞争手段。一个企业要长盛不衰,必须诚实信用。因为它
A、能直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B、能提升企业的信誉和形象
C、有利于推动和促进企业产品营销 D、能增加产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题型七 关系型选择题
题型特点
关系型选择题亦称比较型选择题,题干往往是在属性上具有可比性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概念、原理、观点、事件等,题肢则是它们的共同点(共性)或不同点(个性)。内容上可类比和对比,类比就是将同类性质的概念、观点、原理或事件进行比较;这类选择题的题干中常用“不同”、“相同”、“共同”、“联系”等引导词。关系型选择题的考查目标已不仅仅是再认、再现知识,更主要的是 对概念、原理、观点、事件等进行理性思考,通过比较(类比、对比)、分析、归纳,概括出它们的共性或个性。
解题对策
对策一:明确题干的规定性。抓住题干的关键词(引导词),分析题干考查的角度,这是正确解答关系型选择题的关键和基础,切忌不审题干而犯疏忽大意的错误。根据题干的规定性,关系型选择题有5种形式:⑴要求选出反映联系(共同点)的题肢;⑵要求选出反映区别(不同点)的题肢;⑶要求选出反映关系(包括联系与区别)的题肢;⑷要求选出反映共同结果(或共同原因)的题肢;⑸要求选出没有反映关系的题肢(逆向型选择题)。
对策二:干肢对照,深入思考。把题肢和题干进行比较分析,一看题肢观点本身是否表述错误;二是题肢观点是否符合题干考查的角度。只有本身是正确的且符合题干要求的题肢,才能入选。
一、单项选择题
1、《工人日报》载文指出,要有效地防止经济出现过热现象,政府应尽可能减少对企业和市场的干预,但同时又不能放任自流。这是因为
A、市场经济既是一种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同时又存在弱点和缺陷
B、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C、宏观调控是维护人民利益的重要手段
D、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不完善
我国在1995年——1997年,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缓解通货膨胀;在1998—2004年,实行扩大内需和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缓解通货紧缩;2005年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稳定物价,防止通货膨胀。据此回答2—4题。
2、造成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共同原因是
A、物价上涨,纸币贬值 B、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不平衡
C、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数量 D、社会动荡,币值不稳
3、我国政府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共同目的是
A、实现经济总量平衡,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B、调整生产力布局,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民展
C、解决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的矛盾
D、控制投资增长,抑制过热消费
4、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我国在三个阶段采取不同的财政货币政策,其最突出的共同点是
A、重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B、从整体上把握事物各个局部之间的关系
C、正确处理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
D、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
二、不定项选择题
高中必备知识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