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五、六两句,诗人调换角度,摄取了两个特写镜头。上句写鱼,下句写雁。洞庭胡水深鱼肥,向晚时,鱼爱浮出水面,月波逐浪,争相熺戏。“江白鱼吹浪”描写的就是这样的有趣场面。一个“白”字显现出满湖银鳞闪乐;“鱼吹浪”,显然是自社诗名句“鱼吹细浪摇歌扇”脱化而来,一个“吹”字,将鱼儿欢腾活跃的申请,刻画的淋漓尽致。洞庭湖畔的少滩又是群栖息的好场所。群雁迎着晚霞纷纷归集于湖滩,踏着暖沙闲步。“滩黄雁踏沙”将这一情景刻画出来。一个“黄”字,可见那湖滩飞集的雁群之多;“踏”字,这将雁儿悠闲自得的神态写得活灵活现。这两句,顺说应当是“鱼吹江浪白,雁踏滩沙黄”现将因果倒置,先突出“江白”、“滩黄”。这不仅使画面色采彩更加醒目,也更符合远眺观景时的心理程序;湖水本是碧色的,现在却显出“白”,仔细一望,原来是因为“鱼吹浪”,滩沙本是白色的,现在却显出“黄”,仔细一,原来是因为“確踏沙2。这就真实地反映出观景者的猎奇心理和独特感受。
十、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宿王昌龄隐居
常 建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颈联两个动词“宿”“滋”用得生动传神。请结合诗歌意境简要赏析。
【答案】“宿”字,写花影像安睡在庭院中一样;“滋”,生长着,写出了苔藓在滋长蔓延;暗示这里少人活动,甚至久未有人,突出了隐居地的清幽静谧;这两句表现出王昌龄清高品格和隐逸生活的高尚情趣,表现出诗人向往归隐之情。
【解析】本题属于炼字题,解答此题,要首先说明所炼之字本身的含义,然后指出它在句中的含义,以及这些字对作者抒发情感的作用。“宿”“滋”两字主要突出了环境的安静清幽,表现出王昌龄的清高品格,也表现出诗人向在归隐之情。
专题05 赏析诗歌重点句子(炼句)
★★考点解读★★
这种题型综合性强、自由度大,它可以从内容、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情感等角度赏析,有时可以等同于词语赏析题、分析表达技巧题或句子情感分析题,但毕竟不能完全等同。有时又因赏析角度的不固定性,使答题的自由度较大,同时难度也较大。分为两种题型:一是定向赏析型,题干规定好了鉴赏角度,如“从虚实结合角度赏析某句”;二是综合赏析型,未规定赏析角度,需要考生自行选择角度,如“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某联”。
★★技巧点拨★★
1.解释该句的含意,写出表达的情感。
2.指出它在炼字、词法、句法、章法,尤其是表达技巧方面的特点。
3.根据该句在全诗中的位置,分析其对全诗所起的结构作用。
4.点出其对表达主旨和情感所起的作用。
★★经典例题★★
一、【2019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题许道宁画[注] 陈与义
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
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注]许道宁:北宋画家。
15.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6分)
高中必备知识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