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宴过后,陆娇就要入学了。
俩孩子也入学家附近的幼儿园了。
赵晋安也入职京市军区了。
一切都向好的方向发展。
四年后,陆娇大学毕业。
通过赵家的关系,她进入了教育局工作(家里有关系,何必自己去努力?)
大宝小宝也刚好上小学一年级了。
虎子和贝贝也上幼儿园了。
自己过好的同时,陆娇也没有忘记提携娘家,毕竟娘家对她还是很好的。
改革开放后,陆陆续续有人开始自己做生意了。
很多企业也也完成了国转私。
陆娇觉得,既然这样,不如就让年家人从商吧。
其实这件事陆娇前两年也有和父母说过,只不过他们觉得自己是工人,手里拿着铁饭碗呢,就不想去冒着个险,但也保持着一种观望的态度。
这两年看着那么多企业变成私有的,陆家人的心思也有些变化了。
陆娇也加大力度游说他们。
实在是八十年代经商的都能赚得盆满钵满的,要是陆家人不抓住这个机会是真可惜了。
赵家家人大多数人都是从军或者从政的,从商倒是没有。
赵家和陆家是有姻亲关系在,如果陆家从商,有着赵家的关系在,陆娇觉得很多事情都能办得容易些。
最后在陆娇的努力下,大哥和二哥辞掉了工厂的工作,做起了个体户
大哥开了一个服装店,二哥开了一个餐饮店。
陆娇也给他们俩投了钱,算是启动资金,大哥和二哥也厚道,说给陆娇二成的分红,本来见陆娇一下子投了那么多钱给他们,大哥和二哥还要和她五五分的,但是陆娇没有要,毕竟大哥二哥有家要养,她自己也只是出钱而已,后续所有事情陆娇都不管的,算是躺着收钱了。
当然一些好的建议陆娇也会和哥哥们提一下的,哥哥们觉得好的也会实行。
至于三哥和三嫂,高考恢复后,他们也考上了大学,读的是师范,现在都在高中教书呢,也就没有跟着做生意,而陆父和陆母,也是早几年都没有再工作了,陆母的工作给了大嫂接,二嫂自己就有工作,现在两个老人在家带孩子。
陆娇回来京市后也会经常带着几个孩子回家看望二老,毕竟都在京市,离得又不远,哪能不回来看父母的嘛。
陆家的生意做起来后,陆娇又建议他们买地买房,说以后绝对赚钱,他们也听陆娇的话,不管是陆娇的亲哥还是堂哥堂弟们,手里有余钱的都买上一两套房子,不管地方偏不偏僻,反正也不是自己住。
是的,陆大哥和陆二哥生意做起来后,带着堂兄弟姐妹一起做,陆家人很团结的,所以有什么事情都一起做。
陆娇五十岁的时候就选择了退休,赵晋安也是五十五岁退休的。
之后夫妻俩就全国各地旅游,因为赵家的关系,他们夫妻俩是不能出国旅游的,但是华国那么大,也够他们玩了。
就这样玩了十来年,等到赵晋安七十岁,身体机能慢慢下降的时候,夫妻俩才停下旅游的脚步,回到京市养老
几个孩子已经各自有家庭了,他们也不想去打扰孩子们的家庭。
所以就在京市郊区的一个院子住着,平日里种种菜,养养鸡鸭,溜溜狗,养老生活不就是这样咯。
赵晋安是八十二岁的时候走的,陆娇也七十六了,老伴都走了,她也不愿意独留下来,赵晋安走后没两天,陆娇把几个孩子都叫到跟前,和他们交代完事情后,也跟着赵晋安的脚步走了。
综穿:配角?不,是主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