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檄文天下后,袁绍最先响应曹操,一是因为渤海比较近,二是因为他和曹操比较熟悉,三则是因为他本身就打算干董卓,从董卓擅行废立开始,他就一直在用他袁家的势力号召讨伐董卓,那些士大夫喊的比谁都带劲,但是没人做这个出头鸟。
毕竟董卓势大,这要真打起来可不是嘴皮子上说说那么简单了。
在曹操发布檄文之后,袁绍表示这一次是自己人生当中做决断最快的一次,他先是将自己麾下那帮出主意的家伙召集了起来,然后讨论了一番之后便决定响应檄文。
这真是袁绍人生当中少数地做决定最快的一次,因为袁绍优柔寡断也是出了名的,正所谓好谋而少决,说的就是袁绍了,喜欢让麾下的谋士出不少谋略,但是谋略多了呢,我该选择哪一个这就成了最大的问题,好在这一次众谋士的看法基本上一致。
当然了,其实袁绍一开始还是有一点犹豫的,虽然一开始对于汉室他也是蛮重视的,但是到了渤海后,招兵买马,势力起来。他就是这里的土皇帝,掌握一地最高权利后,野心猛涨,本心就有开始变了,不过好在他也是知道一点,无论如何,大义不可失!
失去人望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情,没有人再来投奔你不说,之前来的,也会离心离德。袁绍也就响应,但他生怕走后,韩馥来他的地盘搞事。于是,袁绍就留下颜良文丑等精锐力量,守备地盘。也是点齐二万兵马,前去和曹操会盟。
袁绍起兵,率领自家的大军渡过黄河,开拔中原,一时间天下震动。
各路有能力有想法的诸侯就坐不住了。
董卓虽然控制了朝廷,在洛阳大搞事情,但是各地诸侯也可以名正言顺的不听朝廷的命令,各自为政。虽然没有明着各成一国,但土皇帝做的也不错,他们都很愿意维持现状。
然而檄文来了,就连袁绍都响应了檄文,他们若是不响应,就会失去人望,就无法安稳做土皇帝了,毕竟袁氏一族四世三公,门多故吏,想借这件事情搞搞你还是可以的。
于是在袁绍曹操两人举事后,各路诸侯也开始响应。像是右北平的公孙瓒啊之类的,虽然只是来蹭蹭名声的,不过其中也有真心响应的,比如孔融、陶谦等人。
公元190年正月,各地群雄起兵,打出讨董的旗号,当中包括:渤海太守袁绍、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北海太守孔融、徐州刺史陶谦、北平太守公孙瓒、上党太守张杨、西凉太守马腾、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以及曹操本人。
诸路军马多少不等,有三万者,有一二万者,各领文官武将,到来会盟。马腾路远,来不了,然而却也是在西凉起兵。因此虎牢关外的关东诸侯,称十八路诸侯讨董。
众诸侯陆续到来,各自安营下寨,连接二百余里,声势浩大。
曹操作为地主,宰牛杀马,款待到来的诸侯。大会之前,诸侯之间小会不断,只等着所有响应的诸侯到位,就开大会。
当然了,同时当天,曹操也特地把孙坚请到了自己这一边喝酒。
乱世枭雄——曹操:“文台,你我二人虽是初见,但神交已久,这酒,我敬你!”
曹操表示自己虽然没见过你,但群里咱俩话也没少说,我有危难的时候你也表示说要来帮我!别的不说,这份义气就值得敬孙坚一杯!
江东猛虎——孙坚:“坚对孟德也是神往已久啊……”
孙坚大笑一声,一口将杯里的酒喝光,同时,孙坚扫视了周围一眼,发现曹操只请了自己一人,脸上不禁露出了一抹疑惑之色。
三国聊天群-d181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