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个想法。”我抓住了脑中一闪而过的念头,“群里这么棱棱角角地对话太不是咱们班风格了。”
“你要干嘛?!”同桌警惕起来,“你今天怎么了,比我还疯……”
“没什么。”我有点被自己突然冒出的想法打动了,“今天不是还在端午假期里嘛,我想给大家补一份端午节礼物!”
“哈?”
“嗯,我要做一份五毒饼。”
五毒饼这东西,我是通过妈妈知道的。
说是端午节的传统食物,北方比较常见,将蝎子、蛤蟆、壁虎、蜈蚣、蛇,这“五毒”的形象印在香甜酥软的酥皮饼上。端午节吃五毒饼,讨个“辟邪灭虫,消灾强身”的彩头。
妈妈对这种传承久远的食俗总是很上心,今年更是定做了“五毒”模具,自己揉酥皮,和枣泥豆沙馅儿,硬生生搞出一炉以示诚意。好在确实味道尚佳,就连酥皮上有些逼真的“五毒”造型都没那么吓人了。
我取出用保鲜盒封好的、昨天剩下的黄油面团醒发,将桂花碎揉进枣泥豆沙馅儿里,捏条儿切块儿。
托昨天帮妈妈打下手的福,这一套动作行云流水,只一会儿便搓捏出一排白滚滚、讨人喜欢的五毒饼胚。
然后是最关键的一步。
拿红曲米粉调汁,取一支青雀狼毫涮净聚锋,笔尖吸足红曲,悬腕提气,指实掌虚,腕平掌竖,将数年书法班上学到的一丝皮毛充分运用在当下。
笔锋落在五只五毒饼胚上。
分别写下“心态崩塌”、“马虎大意”、“名落孙山”、“毕业即失联”、“从此不见苏打水”五组赤色小字。
那些年我们听过的故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