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作重重地叹了一口气,惋惜着。
康熙:“朕决定同意收回赐婚的圣旨一并废去乌拉那拉宜修的侧福晋位分。并准乌拉那拉宜修抚养弘晖,一纸和离放妻书。”
转头对胤禛恶声恶气道着。
康熙:“唐宋时期,夫家和离放妻归家都是最平常之事,过不了就离。另娶一合心意的人便是,女子也可另寻二嫁。你和太子读了这么多年的书,莫要和朕说那套封建说辞。”
康熙:“老四,你也要娶妻生子了,娶的是嫡妻,该生嫡子嫡女。朕这么多的儿子里就属你没有嫡出的孩子。既然说出口的事,做不到。也莫要强怪人家不愿了,要怪就怪你自个无用。食言违诺也是你该得的。”
淡淡的警告提醒着胤禛,不用他说也清楚,他们之间的那些事。能怪谁是吗?所有的导火线,罪魁祸首不都是老四他自己有什么好说。理亏心亏的有什么脸面说。
康熙都觉得他丢人,虽皇家没有侧福晋扶正的例子,但是没有也可以创造啊!他又不是什么很封建的人。
只能说他自己不够爱罢了,嫌弃宜修的身份低微,老四是怎么好意思嫌弃人家的。愣是搞的他自己的身份很尊贵似的,还不是沾了他这个当老子的光。
也不看看德妃是个什么出身。他都没有嫌弃指责过,啧果然有德妃的蠢脑子遗传。
就差问胤禛到底是你自己写还是朕来写这和离书。不动笔的话,还有他这个老子可以代笔写。
胤禛沉默侧过脸去宜修的神情,冷淡似水,圆眸无波无澜的。一丝一毫的悔意都无了,十年夫妻情分竟然也如此淡薄,收回便收回。
有眼力见的梁九功赶紧递上笔墨纸砚伺候,生怕这位爷等会儿就后悔了,不愿意写了了。
挥斥方遒下笔的人写得极慢,笔迹潦草收尾,心态显而易见的烦躁。
在康熙,胤礽的见证下,宜修在和离书上淡定地书写自己的名讳。自此她不再是四贝勒府的侧福晋,她仅是乌拉那拉.宜修。
以防某个人发疯后悔,宜修出口求得康熙的玉玺章印,一并盖在和离书上作为凭证。轻声念道,“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凄凄复凄凄, 嫁娶不须啼。”一时应了景,薄情郎“司马相如”休妻另娶他人。宜修想要表达的意思皆在于此,她不会因为他而哭哭啼啼地放不下。
宜修冷淡的“决别诗”,道尽了十年来的心思,一下子震惊这三人。
什么“一别两宽,各生欢喜。伏愿郎君1娘子千岁。”滚一边去罢,以后少来沾边,最好见了她都绕道走。
手持着“和离书”,跪地拜诀。
宜修:“妾身叩谢万岁爷成全,此书诀别,恳请万岁爷和太子爷做此见证人,妾身自此与四贝勒爷再无任何关系,此书无关风与月,即是相逢亦不识。”轻声笑着。
综影视:娇软堪折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