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胤禩却反其道而行之,反着干,多次主动找到皇阿玛,康熙,为他请求(凌普以附太子得罪,籍其家,胤禩颇庇之)。
包庇凌普。(凌普,清朝大臣,曾于康熙四十四年二月至康熙四十七年任内务府总管大臣。其妻为康熙二皇子,太子胤礽的奶嬷嬷。内务府是清朝的内廷管理机构,地位很重要,内务府的总管大臣一般都是皇帝的亲信或者主要的宗室贵族出任。)
想想,能当内务府总管大臣的人,只有康熙亲信的人才能担任的。胤禛当上皇帝后,怡亲王胤祥担任过内务府总管大臣。
康熙生气的点是,凌普是朕的人,朕要罚就罚,朕要杀就杀,与尔八阿哥胤禩何关。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君要臣死,臣哪有不敢不死的。
凌普所有的荣华富贵,官位都是康熙给的,凌普犯了大错,康熙处置自己的臣子,难道不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吗?
所有的大臣,这些官员只有参政议政的能力。
执政者是康熙,别忘了皇朝里,权力最高点,最中心只在一人手上。那便是大清皇帝康熙。
而且八阿哥胤禩和凌普又无关系,有过交道,为凌普求情的话,最起码也要有原因,借口才有用。
要是太子胤礽给凌普求情还有些道理在。
凌普是太子胤礽奶嬷嬷的丈夫。
可是八阿哥胤禩,他这个脑回路真的很奇怪。为无关之人求情,那肯定是为了利益,冲着利益才去。
所以康熙怀疑他沽名钓誉,是为了获得好名声。
诸位可以想想,难道康熙就不需要一个仁政的好名声了吗?
哪个皇帝不想要一个仁政的好名声,能够流芳百世。
而八阿哥胤禩这样做,走“贤王”之风,还是走“贤帝”名声之路。
康熙就更有理由怀疑他了。
加上又出了废太子一事,他只是废掉了他最爱的儿子的太子位,又不是说不要他这个最爱的儿子,胤礽了。
这不就是明晃晃的盯着太子之位。盯着康熙底下的龙椅吗?
如此野心勃勃,暴露在前。
康熙不气厥了都是好的了。
对此,康熙回击胤禩,说他是沽名钓誉、博取虚名(博虚名,为了好名声,殊不知这样的好名声都是讨好人得来的名声。沽名钓誉是没有说错他的。)
几天后,康熙还亲自下诏书解释了这件事情。
康熙说:“凌普因为贪污成性,早就已经是有名的巨富,况且朕又未把他家抄尽,还留下了一些东西。在朕看来,皇八子允禩是一个博取虚名的小人,朕每次给人施以恩惠的时候,他总会把最后的功劳捞到自己手中,让人感激他(凌普贪婪巨富,所籍未尽,允禩每妄博虚名,凡朕所施恩泽,俱归功於己)。”
对于八阿哥胤禩的这种表现,康熙对他失望透顶,康熙指责他又是皇太子胤礽一般的小人(是又一太子矣)!
最后,康熙还留下一句狠话——“今后,如果谁要是敢夸奖八阿哥胤禩的人品好,只要是被朕知道了,必定杀无赦(如有人誉胤禩,必定杀无赦)!”
第二天,康熙感觉这件事情处理的还不到位。
综影视:娇软堪折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