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歌词》
太平歌词是一种从属于相声艺术的曲艺形式,约形成于清代初叶,其曲调是从莲花落演变成的,流行于北京城区、郊区。20世纪20年代就有艺人在露天(明地)演唱,它一直被作为相声的基本功,也是相声艺人招揽观众的主要手段之一。
基本信息如下……
名称:太平歌词
发源地:天津
流行区域:京津
类型:曲艺形式
从属于:相声艺术
形成于:清代初叶
简介
太平歌词原从属于相声。20世纪20年代就有艺人在露天(明地)演唱,它一直被作为相声的基本功,也是相声艺人招揽观众的主要手段之一。它的演唱形式为“干板数唱”,即演员一边数唱,一边用左手持两块竹板击节。击节处为每小节的板,右手间或以手势辅助演唱。体裁有大段、小段两种。大段百句左右;小段一般二三十句。唱词为上下句对应形式,以7字句、10字句为主,通篇为一辙。除竹板外,无伴奏乐器。50年代前比较流行。有许多著名艺人如吉评三、荷花女、秦佩贤、王光麟等。其中王光麟对太平歌词进行了大胆改革,加强了旋律性,使其脱离了相声,进入了杂耍园子,成为一个独立的曲种。太平歌词的著名曲目有《劝人方》、《饽饽阵》、《韩信算卦》、《太公卖面》、《堆兵做梦》等。
韵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