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高明啊!
李泰自己有细细看着这篇文章,太朴实了,朴实的就像扔在地里的泥土一样。
长孙无忌无奈叹了口气,同样评价一句,太朴实了。
李恪抓住了皇家与百姓之间,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共同点。
父母对待子女不能一视同仁,无论子女多寡,总会有一个被忽略的。
文章开篇从这一点入手,首先引起了所有人的感同身受。
自然而然,接下来他枚举的事情,更加容易得到信服。
文章的手法,就如同李恪的谈话艺术一样。
切入点永远不会是直入主题,他总会在谈话交流之前,找到一个能够让人不知不觉放松戒备的话题。
长孙无忌能够猜测得到。
现在长安城百姓的人心如何变化,渔轮如何变化。
他们用两条人命形成的渔轮,就被李恪这样一篇让所有人产生相同共鸣的文章给破了!
文章中点明了每一个家庭都会存在的父母对孩子的不公。
百姓会对他们忽略的孩子产生愧疚,这种愧疚,对李佑就会变成同情。
好高明的手段!
他们用付出人命,都敌不过这位吴王几行文字。
“父皇,儿臣觉得皇兄没有说错,父皇偏爱谁,朝堂的诸位大人全都清清楚楚。”
李泰忽然开口打破沉寂:“李佑这混账东西,就是因为父皇的忽视而犯下一些错误,如果不等皇兄回来,就随意地处置了,父皇你就不怕愧疚一辈子?”
“舅舅,你们是想要逼着我父皇自责愧疚一辈子吗?”李泰紧接着转身询问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唇角抽搐几下,连忙冲李世民作揖道:“臣不敢!”
“你们呢?戴老大人!”
“臣不敢!”
“臣不敢。”
“臣等不敢!”
……
李泰亲自走到韦氏等人面前,平和说道:“诸位,你们为亲人而请愿,情有可原,可我父皇同样是骨肉亲情,是不是总要查清楚呢?”
“总不能你们的是骨肉亲情,我们皇家就都是飞禽走兽,没有亲情了吧?”
“不敢,不敢,魏王误会为了。”
“我们没有逼迫陛下的意思,我们只是想要求一个公道。”
“对对对,只要朝廷查清楚,还我们一个公平公正的结果就可以了。”
……
李恪一片文章,以及打掉了这些人的嚣张气焰。
李泰的话,可没有人敢认同。
房杜褚暗暗松了口气,说道:“陛下,一切还是等吴王回来,问清楚来龙去脉再行定夺吧。”
“臣附议!”
“臣附议!”
……
退朝后。
戴胄满脸不甘、懊悔的跟着长孙无忌从殿内走出,看着周围每人,低声说道:“辅机,现在怎么办?”
他得罪了皇帝,目的还没有达成,惹了一身骚,想到皇帝会记恨,戴胄就懊悔的要死。
哎!
长孙无忌无奈叹了口气:“最好的时机已经没有了,不过倒也不必太担心了,齐王他站在城头上,这是辽东许多人都看到的,他调兵遣将也是许多人都看到的。”
穿越大唐我不想当太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