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给恪殿下准备的赈济粮食准备好了吗?”
陇右节度使府,段玄志询问军司马筹措粮草的情况。
他收到李恪的信函后,就开始筹措粮草。
这都已经过去快一个月了。
至于李恪为什么没有向雍州刺史府请求援助,而是直接将信写给他这个节度使,段玄志心里也清楚。
节度使虽然有权利管辖辖区下的军政事物。
不过他们这些节度使,为了避嫌,一般都不会插手下面刺史的政务。
专心治军。
他知道李恪即便向雍州新到任的刺史求援,恐怕也不会得到任何的帮助。
他帮李恪,是因为土门关一伇,也是因为李恪为伤残老兵做的那些事情。
要知道,伤残老兵,也包括他麾下的老兄弟,将来战场伤残,一样可以在李恪哪里谋一份生计。
他们这些军方将领,普遍对李恪有好感,正是基于这两点。
至于他们家孩子跟李恪的关系。
若是真要论这层关系,他们这些将领相反会避嫌和李恪保持距离。
“将军,您又不是不知道吴王的情况,属下找遍了陇右所有的士族,他们都推脱秋收尚未开始,家中也没有余粮。”
段玄志微微冷哼,士族之家没有粮食?
这可能吗?
他也不由苦笑。
沉吟片刻,吩咐道:“从我们陇右军中储备的军粮中调拨三千石送到吐谷浑,希望能帮恪殿下暂缓燃眉之急吧。”
“将军,没有战事,私自动用军粮,一旦被弹劾,陛下……”
“不碍事!”段玄志摆手说道:“就按照我说的去做,等秋收之后,再行储备即可。”
“我这么做,也是为了咱们陇右节度府麾下的老兄弟们考虑,将来他们战场受伤,到了老兵营谋生计,恪殿下和那些小家伙要承咱们陇右这份人情。”
“咱们的兄弟或许能够更好的被接纳。”
“将军大恩,兄弟们若是知道,一定会感激涕零的。”军司马神色肃然,郑重作揖。
段玄志摆手:“咱们为将者,因为兄弟们才能封官进爵,咱们荣华富贵了,也不能把老兄弟们忘得一干二净吧?”
三千石军粮由陇右节度使府起运。
而于此同时。
李正明的尸首也终于送抵姑臧李家。
新到任的刺史、别驾,窦诞和独孤彦文听闻噩耗,急匆匆赶到李家。
“卑职奉吴王之命,将李大人尸首送抵李家。”
“就藩前往伏俟城途中,我方遭遇叛军,李大人英勇杀敌,冲锋在前,却为流失所伤!”
“殿下心中深感哀痛,特用龙旗包裹李大人的尸首。”
“并且亲自撰写了一份奏报,请求朝廷,予以李大人最大的哀荣,李大人乃朝廷的英雄!”
窦诞二人赶来之际,就见一名黑骑将领双手举着一份奏折,大声对站在门口的李府人说道。
李行密爬在其子身上,悲恸之下,嚎啕大哭:“儿子,你告诉我,你告诉我,为什么死不瞑目!”
窦诞和独孤彦文看着李行密用手几次试图让李正明闭上眼睛,都没能成功,二人相互对视一眼。
继而看向黑骑。
他们根本不相信黑骑所说的话。
哎!
穿越大唐我不想当太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