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荷乡彻底浸在暑气里,蝉鸣声从老槐树的枝叶间漫出来,和着荷池里此起彼伏的蛙鸣,织成了最热闹的夏日序曲。宋知暖清晨去荷池时,露水还凝在圆叶边缘,风一吹就滚进水里,惊得躲在叶下的小鱼窜出一串涟漪。池中央那株被孕妇情侣认养的荷花,已经冒出了淡粉的花苞,像支蘸了胭脂的毛笔,轻轻抵在水面上。
“知暖姐!你快看!”苏梦璃举着手机跑过来,屏幕里是认养者发来的消息——幼儿园的老师拍了孩子们画的荷花图,每张纸上都歪歪扭扭写着“谢谢荷乡”,还有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在画旁画了个举着莲蓬的小人,说是“荷乡的姐姐”。宋知暖笑着把消息转给林晚,刚放下手机,就看见村口的石板路上来了辆熟悉的轿车,车窗降下,露出之前寄画女孩的笑脸,她身边的女人挥着手:“我们来赴约啦!”
女孩叫安安,一蹦一跳地跑到荷池边,盯着自己认养的那株荷花看了半天,突然转头问:“姐姐,它什么时候会开呀?”宋知暖蹲下来,指着花苞底部:“再过三四天,它就会一点点展开花瓣,到时候早上来看,还能闻到甜甜的香呢。”安安立刻拉着妈妈的手:“那我们住下来等好不好?我想第一个看见它开花。”
那天下午,荷乡的民宿第一次住满了认养者。有带着父母来的年轻人,帮老人搬着小马扎坐在池埂边,听王婶讲荷池往年的故事;有和朋友结伴来的学生,拿着相机拍荷叶上的露珠,偶尔伸手碰一碰浮在水面的花苞,怕惊扰了即将绽放的花期。林晚忙着给大家分发“观荷手册”,手册里夹着每个人认养荷花的编号和生长记录,还有她亲手画的荷花开放过程示意图。
到了第七天清晨,第一朵荷花真的开了。是安安认养的那株,六片淡粉的花瓣层层展开,露出中间嫩黄的花蕊,风一吹就轻轻晃,像在跟池边的人打招呼。安安抱着相机跑过来,快门按得不停,嘴里念叨着:“比我画的好看一万倍!”宋知暖帮她和荷花拍了张合影,照片里女孩的笑脸和荷花的粉,在晨光里格外耀眼。
没过几天,那对孕妇情侣也来了。女孩的肚子又大了些,男孩小心翼翼地扶着她,走到自己认养的荷花前,突然眼睛亮了:“开了!刚好在我们来的这天开了!”宋知暖递过早就准备好的莲蓬书签,上面刻着荷花的图案和他们的名字。女孩摸着书签,又摸了摸肚子:“宝宝你看,这是属于我们的荷花,等你出来,明年咱们还来。”
入夏后的荷池越来越热闹,每天都有认养者来赴约,也有路过的游客被满池荷花吸引,站在池埂边看半天。宋知暖和林晚干脆在池边搭了个小凉棚,放着自己做的春荷蒲公英茶和荷叶酥,有人来就递上一杯,听他们说各自的故事。有次遇到个背着画板的老人,在凉棚下坐了一下午,画了幅《夏荷图》,临走时送给她们:“你们把荷乡养得这么好,这画该留在这儿。”
傍晚的时候,宋知暖常和林晚坐在凉棚下,看着夕阳把荷花染成金红色。林晚会翻出认养者发来的消息,有说收到荷花照片后全家一起贴在相册里的,有说孩子每天都要问“我们的荷花长高了吗”的,还有人说“等秋天,一定要来摘自己认养的莲蓬”。宋知暖喝着茶,听着这些话,忽然觉得,那些散落在各地的“小约定”,都在这个夏天长成了最美的风景。
苏梦璃抱着刚编好的柳编荷花篮跑过来,篮子里放着刚摘的莲蓬,嫩绿色的莲子还带着水汽。“知暖姐,林晚姐,你们看!这是今天刚熟的莲子,甜得很!”她递过来两颗,宋知暖剥了一颗放进嘴里,清甜的滋味在舌尖散开,像把整个夏天的温柔都含在了嘴里。远处的孩子们在池埂上追着蜻蜓跑,笑声和蝉鸣、蛙鸣混在一起,飘得很远很远。
宋知暖抬头看着满池荷花,忽然明白,荷乡的约定从来不是单向的等待,而是来来往往的人,带着各自的期待而来,又把荷乡的温暖带向远方,就像这荷池里的水,流出去,又会带着新的故事,再流回来。
与她同行是我最幸福的时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