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指上的戒指,从最初的存在感爆棚,到后来渐渐变成了身体的一部分,像呼吸一样自然。航老师不再会因为它而走神,批改作业时红笔敲击戒面的“咔哒”声,也融入了夜晚书房的背景音里。只是偶尔,在阳光恰好穿过窗棂,在那圈铂金上跳跃出一点碎光时,他还是会下意识地弯起嘴角,心里泛起一丝微甜的涟漪。
孙老师依旧是那个孙老师。戒指于他,仿佛不是新增的饰物,而是某个精密仪器上本就该有的、确保运转顺畅的零件。它不影响他批阅试卷时落笔的精准,不影响他在会议上发言时的冷冽逻辑,更不影响他拎着试图偷懒的航老师去晨跑时,那不容置疑的力道。
生活彻底进入了某种稳固而温暖的节奏。
航老师在教学上愈发得心应手,他带的班级成绩稳步提升,那个“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的项目还拿了市里的一个创新奖。他偶尔还是会犯点小迷糊,比如把钥匙锁在办公室里,或者做饭时差点引发小型火灾,但身边总有孙老师及时而稳妥地“兜底”。
孙老师在教务处的工作也愈发游刃有余。他牵头制定的规范指南得到了很好的落实,那个新设的心理关怀通道也确实帮助了几位遇到困难的老师。他依旧忙碌,但眉宇间那种被琐事缠绕的疲惫感少了许多,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掌控全局的沉稳。
两人之间,早已不需要过多的言语。一个眼神,一个微小的动作,就能洞悉彼此的情绪和需求。航老师会在孙老师熬夜工作时,默默给他续上一杯热茶;孙老师则会在航老师因为某个调皮学生而气鼓鼓时,用一句冷静的分析点醒他,或者 simply 揉揉他的头发,递给他一块小蛋糕。
杨可蕊和尹盛泽升入了初三,学业压力骤增,但偶尔在校园里碰到两位老师,还是会挤眉弄眼地打个暗号,用口型说“要幸福哦!”。
王老师和其他同事,早已将他们视作一体,聚餐时会自然地把他们安排在一起,聊天时会很自然地把“孙老师和航老师”并称。
连门卫大叔看到他们牵着手下班,都会笑眯眯地打招呼:“孙主任,航老师,下班啦?”
一切都很好。好得像秋日午后被晒得暖洋洋的湖水,平静,深邃,泛着金色的光。
又一个学期结束,寒假来临。
这次,他们一起回了孙老师在北方的家。
相较于航老师家的热情外放,孙老师的家显得更为内敛和……安静。孙父是位退休的工程师,话不多,和孙老师如出一辙的严谨,但看向航老师时,眼神是温和的。孙母经过上次不太愉快的见面后,这次态度缓和了许多,虽然依旧算不上热络,但至少保持了基本的礼貌和客套。
航老师拿出了十二分的乖巧和勤快,抢着洗碗,陪孙父下棋(被杀得片甲不留),还跟着孙母学了两道北方家常菜。他的笨拙和真诚,似乎一点点消融着那层看不见的隔膜。
离开那天,孙母默默往他们行李箱里塞了好几瓶自己做的酱料和小菜。
回程的飞机上,航老师靠着舷窗,看着下方越来越小的城市轮廓,小声对孙老师说:“你妈妈……好像没那么讨厌我了。”
孙老师正看着一本航空杂志,闻言,头也没抬,淡淡地“嗯”了一声。
过了一会儿,他合上杂志,侧过头,看着航老师亮晶晶的、带着点小得意的眼睛,补充了一句:“她只是需要时间。”
三班传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