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量再三,明镜师太心中已有决断。她缓缓睁眼,目光清澈坚定,“阿弥陀佛。诸弟子所虑,皆有情理。然我峨眉立派,上承佛法,下恤苍生,首重一个‘义’字。林芳施主于天下有泼天之功,其身负重伤,亦是为此功所累。如今她逢此困境,我派若因门户之见、畏葸之心而袖手旁观,岂不令天下英雄心寒?亦愧对我佛慈悲之念。”
她顿了顿,环视众弟子,继续道:
“‘灭邪诛魔剑’虽是先人遗宝,然宝物终究是死物,当用于活人之事,方显其价值。若能助林施主度过难关,继续行其斩恶护弱之事,便是此剑最大的功德,亦是对神尼精神最好的传承。至于信义……老尼相信,能做出断臂壮举、坚守自身之道如林芳者,断非出尔反尔之辈。”
“清月。”明镜师太唤道。
“弟子在。”
“你即刻前往剑冢,请出此剑。由你与清岚二人,携我亲笔书信,前往芙蓉山斩情派总坛,将此剑借予林掌门。言明我派心意,此剑暂借于她防身诛邪,待她功体恢复,或寻得趁手兵刃之后,再行归还即可,不必限定时日。”
“弟子领命!”清月与清岚齐声应道。清月面露喜色,清岚虽仍有疑虑,但师命已下,亦不敢多言,只得遵从。
数日之后,清月、清岚二人风尘仆仆,抵达芙蓉山下。但见山势险峻,云雾缭绕,守卫森严。通报来意后,由燕星蝶亲自迎入总坛。
总坛之内,气氛依旧肃杀,却比往日多了几分沉淀。显然,经历邪派围攻与掌门重伤,斩情派上下更为内敛,却也更加团结。
清月、清岚奉上“灭邪绝魔剑”与明镜师太书信。那古剑置于沉香木匣之中,剑未出鞘,已有一股森然寒意隐隐透出,令人心悸。
燕星蝶代师收下,神色复杂,她沉声道:“二位师姐稍候,待我禀明师父。”
良久,燕星蝶自内堂走出,手中竟依旧捧着那沉香木匣,只是木匣上多了一封书信。
“家师言道,贵派明镜师太及峨眉上下的高义,我斩情派铭感五内,没齿难忘。此剑乃贵派重宝,神尼遗泽,意义非凡。她心领盛情,然此剑,断不能收。”
清月、清岚闻言,皆是一怔。她们预料过各种情况,却独独未曾料到对方会如此干脆地拒绝。
燕星蝶将木匣与书信递上,继续道:“家师有亲笔书信在此,请二位带回峨眉,若想就此观看,亦不阻挠”
清岚接过木匣,清月则接过那封书信。但见信笺素雅,字迹并非想象中那般狂放不羁,反而透着一股冷冽的优雅与……难得的郑重。
“峨眉派明镜师太尊鉴:
师太遣高足万里奔波,携神兵厚赐而来,隆情盛意,林芳拜领,感激涕零。“灭邪绝魔”威名素著,乃贵派先贤遗泽,镇派之宝。承蒙师太不弃,念及林芳残躯,欲借此神物,助我御敌,此等胸襟气度,江湖罕见,某虽性子孤僻,亦感佩于心,五内俱暖。
然,正因此剑干系重大,林芳思之再三,实不敢受。
其一,在下所学驳杂,武功路数走阴狠诡奇一道,与贵派神尼刚正浩然之剑意,恐难相融。神兵有灵,若因我之故,使其戾气复萌,或损其灵性,林芳百死莫赎,更负师太美意。
其二,江湖悠悠众口,难免非议。师太好意,或被曲解为两派交易,恐为峨眉清誉带来无端纷扰,此非在下所愿。
其三,亦是林芳一点私心。吾之道,乃于血火恨海中自行开辟之路,诸般武功,皆由己出。依仗外物,终是下乘。失一臂,固然是劫,然未尝非是警醒与契机。近日闭关潜修,于残缺之躯内另辟蹊径,已有所得。威力或不及旧日之‘黄泉九劫掌’阴毒霸道,然更添几分诡变与决绝,自问足以震慑当世强梁,护佑门下周全。吾道不孤,何须借剑?
峨眉情义,重于神兵。此心此念,林芳谨记。他日若峨眉有需,但凭一纸相召,斩情派上下,义不容辞。
临书仓促,言不尽意。再谢厚谊,还请收回神剑。
林 芳 顿首”
江湖恩仇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