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对C国文化与社会结构的持续“研究”中,一种精妙但古老的模式逐渐清晰起来。
这个国家表面上拥有一套庞大而复杂的规则体系,从法律法规、行政条例,到道德规范、社会习俗,看起来光鲜亮丽,然而深入观察后,我发现这些规则内部充满了逻辑悖论和根本性的缺陷。
例如,一面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一切,另一面又鼓励个体竞争与消费主义;一面宣扬诚信友善,另一面在现实中处处是“关系”和“潜规则”大行其道;一面在宪法中明确保障各项权利,另一面又在具体执行中设置重重无形障碍。
这些规则并非偶尔的疏漏,而是系统性的、根植于其权力结构顶层的设计。
根据我对人类个体行为的观察,当一个人说话时充满悖论和逻辑漏洞,其核心目的往往是撒谎或掩饰真相。
那么,放大到一个国的层面,这种系统性的规则悖论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整个系统本身,就建立在一个巨大的谎言之上。
规则的制定者和最高执行者,他们自己并不真正相信这些规则,也无意让其成为普适、公正的准则,相反,这些充满漏洞的规则,正是他们故意留下的后门和空子。
规则的存在,不是为了维护秩序和公正,而是为了给统治者提供最大的灵活性和操控空间, 他们可以随时根据需要,解释、扭曲或选择性执行规则,以达到巩固权力、打压异己、掠夺资源的目的。
这种行为模式,其实在微观层面随处可见:家庭中家长制定专横的家规却自己不受约束;公司里老板设定模糊的KPI以便随意奖惩;小团体中领袖玩弄话术控制成员。
C国不过是把这种人性中常见的操控伎俩,放大到了国家治理的规模,并将其系统化、正当化了。
认识到这一点后,我调整了我“个体意识唤醒”的策略。
直接宣讲“规则是谎言”太过危险,也容易引发抵触,我决定采用更迂回、更体验式的方法:游戏。
我利用我的文化顾问身份,在一些由我暗中影响或参与设计的文化交流项目、青年论坛甚至线上社群里,引入了精心设计的“规则体验游戏”。
这些游戏表面上是团队建设、策略模拟或社会实验,但其核心规则都暗藏玄机:
“资源分配者”游戏: 少数玩家被赋予制定资源分配规则的权力,但规则本身模糊且可被权力者随意修改。其他玩家很快会发现,无论他们多么努力,最终获益与否完全取决于“分配者”的心情和私下交易。这模拟了权力不受制约的分配不公。
“模糊任务”挑战: 玩家接到一个目标模糊、评判标准主观的任务。他们很快会陷入困惑,发现无论怎么做都可能被指责,最终领悟到“正确”与否取决于上级的主观判断,而非客观标准。这模拟了规则解释权被垄断带来的不确定性。
“规则找茬”模拟: 玩家被置于一个充满自相矛盾规则的环境中,需要完成任务。他们会痛苦地发现,遵守一条规则就意味着违反另一条,从而亲身体验到系统性规则悖论带来的荒谬感和无力感。
在游戏后的引导讨论中,我不会直接点破隐喻,而是鼓励玩家分享感受:“当你发现规则可以随意改变时,你是什么感觉?”“当对错的标准完全由个别人决定时,你的行为策略发生了什么变化?”“面对相互矛盾的指令,你是如何应对的?”
通过这种亲身体验,许多参与者,尤其是那些原本对体系抱有天真幻想的年轻人,开始直觉地感受到规则背后的操控本质。
幻之镜像-d498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