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照进太极宫,暖而不燥,却驱不散承乾宫深处的寒凉。杨玥斜倚在窗边的软榻上,手中捧着一卷看似闲读的《诗经》,目光却透过窗棂,落在宫墙外那片繁华的长安城,眼底一片清明冷寂。
画春轻步走进来,手中端着一碗刚炖好的银耳羹,低声道:“娘娘,该用些点心了。方才前殿传来消息,陛下今日又与房大人、杜大人议事到午时,连早膳都是在书房用的。”
“哦?”杨玥翻过一页书,语气平淡无波,“陛下又在商议何事?”
“听说是在讨论减轻赋税、鼓励农桑的事。”画春将银耳羹放在榻边的小几上,“宫里都在传,陛下是千古难遇的明君,自登基以来,日夜操劳,就是为了让百姓安居乐业,让大唐越来越兴盛。”
杨玥嘴角勾起一抹极淡的冷笑,转瞬即逝。明君?是啊,李世民确实配得上“明君”二字。他虚心纳谏,重用贤臣,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短短数月,便让历经战乱的大唐呈现出复苏的气象。可这份盛世,是建立在她大隋覆灭的基础上,是用她父皇的性命、族人的鲜血换来的。他越是英明,越是开创盛世,就越让她觉得讽刺,心中的恨意就越浓烈。
“陛下心系天下,是百姓之福。”杨玥缓缓开口,语气听不出喜怒,只有一种刻意维持的恭顺,“我们做后宫妃嫔的,只需安分守己,不给陛下添麻烦,便是对他最大的支持。”
画春点了点头,又道:“还有一事,娘娘。昨日陛下下旨,让魏征大人担任谏议大夫,专门负责直言进谏。听说魏征大人性子耿直,连陛下的不是都敢当面指出,陛下不仅不恼,还对他十分敬重呢。”
“魏征……”杨玥默念着这个名字,眼中闪过一丝异样。她记得此人,早年曾效力于李建成麾下,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不仅没有杀他,反而重用他,可见其胸襟与远见。这样的对手,远比那些只会耍阴谋诡计的人更难对付。
“陛下能容下魏征这样的直臣,可见其志向远大。”杨玥淡淡说道,心中却愈发警惕。李世民越是英明,越是深得民心,她与萧绎的复仇之路就越是艰难。想要颠覆这样一位明君的江山,简直难如登天。
正思忖间,内侍前来通报,说陛下处理完朝政,要来承乾宫探望淑妃娘娘与皇子。画春眼中闪过一丝欣喜,连忙道:“娘娘,陛下要来,奴婢这就去准备迎接。”
杨玥却抬手制止了她:“不必铺张,照旧便是。”她放下手中的书卷,整理了一下衣襟,脸上换上一副温婉柔顺的模样——这是她在李世民面前,早已炉火纯青的伪装。
不多时,李世民便大步走了进来,身上还带着淡淡的朝露气息。他今日心情似乎不错,脸上带着几分笑意:“玥儿,今日气色不错。”
“陛下万福。”杨玥起身行礼,语气恭敬而温柔,“陛下日夜操劳国事,还惦记着臣妾,臣妾心中感激。”
李世民走上前,扶起她,目光落在她手中的《诗经》上:“在看什么?如此入神。”
“不过是闲来无事,随便翻翻罢了。”杨玥浅笑道,“哪比得上陛下,心系天下,日理万机。”
李世民笑了笑,拉着她在软榻上坐下:“治国安邦,本就是帝王的职责。只是连日忙碌,倒是许久没有好好陪你和恪儿了。恪儿呢?今日怎么没见到他?”
“恪儿在偏殿跟着先生读书呢。”杨玥道,“陛下既然来了,臣妾这就派人去叫他过来。”
“不必了。”李世民摆摆手,“让他安心读书吧。朕今日来,就是想和你说说话。”他顿了顿,目光温柔地看着她,“这些日子,朕忙于朝政,对你疏忽了许多,你可曾怨朕?”
杨玥心中一凛,面上却露出几分羞怯与委屈:“陛下是天下之主,应以国事为重。臣妾能理解陛下的辛苦,怎会怨陛下?只要陛下心中有臣妾,有恪儿,臣妾便心满意足了。”
隋宫月,唐宫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