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故事:《午夜霓虹下的回响》
核心设定
老城区的“霓虹深渊”夜店,藏着致命的音乐诅咒——每周五午夜12点,店里会准时播放一首没名字的老歌,旋律幽怨,混着电流杂音。这首歌是十年前夜店火灾的“怨念载体”:当年这里是小酒馆,驻唱歌手林晚在火灾中被横梁砸中,困在舞台下,而店长为了销毁消防违规证据,锁死了后门,导致林晚活活被浓烟呛死。
此后,每次老歌响起,诡异就会发生:1. 舞台的霓虹灯会只照向一个空麦克风,像有人在演唱;2. 听到歌声的人会陷入幻觉,看到火灾现场的残影(燃烧的横梁、呼救的林晚);3. 当年没救林晚的人(或他们的亲属),会被歌声“缠上”,在幻觉中走向舞台,最后像林晚一样“消失”——只留下随身物品,比如耳环、打火机,再找不到人影。
人物设定
1. 苏念:女主角,23岁的音乐编辑,因调查“午夜消失案”潜入夜店。她的母亲是当年酒馆的服务员,火灾时想救林晚却被店长拦住,后来因愧疚抑郁而终。苏念从小听母亲提林晚,知道老歌和消失案有关,决心查清真相,是唯一能从歌声里听到“求救词”的人(别人只听到旋律,她能听到林晚的“开门”声)。
2. 老陈:夜店的老调酒师,十年前是酒馆的学徒,亲眼看到店长锁死后门,也目睹了林晚被困的最后一幕。他藏着林晚当年的演出海报(边角被火烧焦)和一盘录音带(录着那首老歌的完整版本),因怕店长报复,十年不敢说真话,是关键线索提供者。
3. 赵哥:现任夜店店长,当年是酒馆的副店长,帮着老店长锁门、销毁证据,如今靠着“霓虹深渊”赚钱,对消失案敷衍说“是客人自己走了”,甚至故意在周五招揽客人,用“神秘老歌”当噱头,是林晚悲剧的帮凶。
4. 怨念本体(林晚):以“歌声幻觉”“舞台残影”“物品遗留”形式存在,永远是22岁的模样——红色连衣裙、黑色长卷发,手里攥着麦克风线(线端有烧焦的痕迹)。她的“恐怖”不是无差别伤人,是盯着当年的责任人,逼他们承认“见死不救”的真相,不让火灾的秘密被霓虹掩盖。
正文
第一章 午夜歌声与消失的女孩
苏念第一次踏进“霓虹深渊”,是周五的晚上。
夜店的门藏在巷尾,霓虹招牌闪着刺眼的光,“深渊”两个字的灯珠坏了几颗,像缺了牙的嘴。震耳欲聋的电子乐里,混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幽怨旋律,苏念攥紧口袋里的录音笔——她刚收到线报,上周有个穿白色吊带的女孩,在午夜歌声响起后消失了,只留下一只银色耳环在舞台边。
“新来的?”调酒师老陈擦着杯子,眼神怪怪的,“提醒你,午夜12点别靠近舞台,也别听那首歌。”
苏念刚想问为什么,店里的灯光突然暗了下来,电子乐停了,只有舞台中央的一盏聚光灯亮着,照向一个落满灰尘的空麦克风。接着,那首没名字的老歌响了——钢琴前奏带着电流杂音,女声唱腔幽怨,像从很远的地方传来,歌词模糊得听不清,只偶尔能捕捉到“门”“救我”这样的词。
“就是这首歌!”苏念举起录音笔,突然看到舞池里的一个女孩(穿白色吊带,戴银色耳环),眼神发直,像被控制了一样,一步步走向舞台。女孩的朋友拉她,她却用力甩开,嘴里喃喃:“她在叫我……去舞台……”
苏念冲过去想拦,可女孩已经踏上舞台,伸手去抓那只空麦克风。就在指尖碰到麦克风的瞬间,聚光灯突然灭了,歌声也停了,电子乐重新炸响。等灯光再亮时,舞台上空空荡荡——女孩不见了,只有一只银色耳环掉在麦克风架下,和线报里说的一模一样。
诡物与顶流们:我真的很适合拍成恐怖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