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连的求职碰壁,并未让苏曼消沉太久,反而彻底激醒了她骨子里的创业基因和不服输的劲头。她不再将希望寄托于他人的认可和平台的施舍,开始冷静地审视自身所拥有的真正资源:她多年的管理经验、对行业的深刻洞察、依然有效的人脉网络,以及——最重要的——眼前这两个极具潜力却被困在浅滩的人才。
一天晚上,她将陈末和林薇叫到家里开诚布公。
“工作我不找了。”苏曼开门见山,语气果断,“现在的就业市场,不需要我这样的‘老家伙’去给人打工。”她自嘲地笑了笑,随即眼神变得锐利,“我想明白了,我们最大的价值,就是我们自己。”
她目光扫过陈末和林薇:“林薇的新材精密,虽然小,但机制灵活,没有历史包袱,而且已经证明了在细分市场能活下来。陈末,你对制造业的理解和资源整合能力,是顶尖的。而我,”她顿了顿,“我或许还能拉来一些投资和订单。”
“所以,”她身体微微前倾,声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我打算把我个人所有的积蓄——除了留下最基本的生活费——全部投进新材精密。不是借款,是投资入股。以后,这家公司就是我们三个人的。”
林薇闻言,眼睛瞬间亮了,激动得差点站起来:“苏总!这……这太好了!”她深知苏曼的眼光和能力,有她的加入和资金注入,公司的发展将完全不同。
陈末则沉默着,他看着苏曼,眼神复杂。他知道苏曼这个决定意味着什么,这是破釜沉舟,将所有赌注都押在了这条他们共同的小船上。
“苏总,风险很大。”陈末缓缓开口,“你的积蓄……”
“放在银行里贬值,或者投给一个我看好并且能亲自参与的未来。”苏曼打断他,语气坚决,“我选后者。怎么,陈总监是对我们三个人的能力没信心,还是对我苏曼的眼光没信心?”
她用了旧的称呼,带着一丝调侃和激将。
陈末看着她眼中燃烧的火焰,那是在宏海集团后期被种种束缚压抑已久的斗志。他终于不再多说,只是郑重地点了点头:“好。”
方案迅速敲定。苏曼的资金如同及时雨,解决了公司迫在眉睫的现金流问题,得以采购更精密的样品材料,聘请一位关键的技术老师傅。苏曼利用自己的人脉,开始有目的地接触一些高端客户和潜在合作伙伴,不再像以前那样广撒网。
公司的股权结构进行了重新调整,苏曼成为最大个人股东,陈末和林薇也获得了相应的股权激励。三人组成了核心决策小组。
苏曼负责战略、融资和大客户关系;陈末负责技术路线、生产资源和内部运营管理;林薇则聚焦于市场开拓、具体项目执行和日常管理。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工作重心从陈末的客厅和苏曼的豪宅,转移到了“新材精密”那间租来的、略显简陋的办公室里。这里没有宏海总部的气派,却充满了草创期的激情和活力。
苏曼放下了所有架子,她会和林薇一起挤地铁去见客户,会和陈末为了一个技术参数争论到深夜,会亲自检查发出的每一批货的包装细节。
陈末依然是那个沉默的实干家,但眼神中多了几分专注的光彩。他将自己对传统制造业的理解与新的市场需求相结合,不断优化工艺,降低成本。
林薇则像是上了发条,充满干劲,既是冲锋陷阵的猛将,又是协调内外的管家。
破径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