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运会集训大名单出来之前,是春季赛的季后赛,
ag训练室的灯光常常亮至深夜,余烬面前的战术板写满了密密麻麻的符号和数字,对手的惯用套路、关键节点的资源置换概率、甚至不同选手的技能释放偏好,都被他拆解归类。
一诺有时会陪他到很晚,有时是默默坐在旁边打巅峰赛,有时是凑过来一起研究某个眼位或者进场时机。
“这个他红开抓下的时候,喜欢从这个草丛绕,而不是直接走河道。”
余烬用红笔在笔记上标注出来“嗯,这里我们可以提前布视野,或者反其道而行,直接进他上半区。”
这种默契的配合无声地浸润在日常的每一处。
偶尔其他队友也会加入讨论,长生对于中路线权的理解,忆安对于边路对位细节的把握,夏竹对于视野布控的直觉。
AG后续的几场比赛有惊无险,积分稳定在了S组中游,确保了季后赛席位,但最终的排名将直接影响他们在季后赛的对手选择,因此每一场依旧需要全力争胜。
在这期间关于亚运会名单的流言愈传愈烈,各种“瓜主”、“内部人士”爆料层出不穷,名单版本一天一变。
余烬的名字出现在几乎所有的打野名单中,但其实他很有可能不会上场
『不问钎里:听说昨天联盟去你们基地了?』
『别问:嗯…我的药剂在国外获奖了,联盟来找我谈话』
『别问:给我透露了点消息,估计亚运会不会让我以选手的身份上场』
『不问钎里:为啥?』
『别问:他们更希望我以随队技以战术分析师的身份加入保障团队,而不是单纯作为选手。』
消息发出去后,钎城那边显示“正在输入”了很久,最后只回过来一句。
『不问钎里:……不知道该说恭喜还是遗憾。但不管以什么身份,你都在那里。』
余烬看着这句话,指尖在屏幕上方停顿了片刻,最终只回了个简单的“嗯”。
确实是不知道该如何定义的心情。
那份药剂获奖的通知是前几天正式收到的,国际医学学会的奖项,认可了它在稳定Omega选手竞技状态、保障公平参赛方面的突破性意义。
这原本是他藏在心底最深处的骄傲,是比任何冠军都更让他感到满足的成就,因为它能帮助更多的人。
但 当这份成就成为他无法以选手身份踏上亚运赛场的直接原因时,滋味难免复杂。
评审组的想法很明确,他的大脑和研究成果,对团队的整体价值远超他作为一个顶级打野选手的价值,尤其是在打野位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
以技术顾问和分析师身份加入,能最大化他的作用,且因为是beta“身份零风险”。
理智上他完全理解并且接受,这是最优解。
但情感上,那个属于选手的、渴望在赛场上与队友并肩作战、亲手升起国旗的梦想,终究需要被悄悄掩埋。
AG超玩会在败者组的征途上艰难前行,直至第三轮,命运的指针再次将他们与老对手武汉eStarPro紧紧扣在一起。
这不仅是季后赛的生死局,更因阵容中缠绕的亚运传闻,平添了几分宿命般的意味。
赛前,灯光绚烂的舞台之下,是暗流汹涌的BP博弈。
阵容落定,eStarPro的阵容如铁桶阵般扎实且控制链十足,AG则更像一柄需要时间淬炼的重剑,锋芒内敛却风险暗藏。
eStarPro展现出冠军队伍的凌厉攻势。
花海的宫本武藏如同嗅到血腥的鲨鱼,在清融弈星和子阳东皇的策应下,不断侵入余烬的野区。
娜可露露前期的疲软被无限放大,余烬只能凭借极致的计算与指挥,牺牲部分资源,换取宝贵的发育时间。
地图上,AG的视野不断被压缩,经济差虽未被急剧拉开,但那根紧绷的弦,已发出令人不安的嗡鸣。
kpl:理性焚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