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室爵位分为十二个等级,各等级名字如下:
1、第一级:和硕亲王
2、第二级:多罗郡王
3、第三级:多罗贝勒
4、第四级:固山贝子
5、第五级:镇国公
6、第六级:辅国公
7、第七级:不入八分镇国公
8、第八级:不入八分辅国公
9、第九级:镇国将军
10、第十级:辅国将军
11、第十一级:奉国将军
12、第十二级:奉恩将军
说到不入八分辅国公这个官职其实也还是挺有说法的。
因为这个名字好长好长啊~
那么有的人要问了,我们好像没有听过这个爵位啊?
那么这个爵位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还有不入八分辅国公这个爵位设置又有什么意义呢?
不入八分辅国公是清朝独有的爵位之一,还有一个叫做不入八镇镇国公,之所以产生这种名字很奇怪的爵位,还要说到八分制度。
清朝的爵位制度承袭于明朝,但是又不同于明朝。
比如说后金天命年间,立八和硕贝勒,共事议政,各置官属。
所以清朝就以八分为爵位制度的分界线,凡是进入八分的则按照满洲亲王、贝勒的级别给予待遇。
比如说在大型庆典的时候,入八分的是可以在皇帝御驾前列班左右的,而不入八分的即便有爵位也是跟随自己所在的旗籍行走,区别是很大的。
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这些爵位都是属于八分之内,而其余因恩承爵的则不再八分之内。
对于有功劳的汉人,需要加以奉赏以维持清朝的统治,但是又不宜功劳太高;
尤其是要突出满汉有别,以显示出满族在政治地位上高人一等的优势,这样不入八分就是一个很高的办法了。
汉人的爵位绝大多数都是不入八分,而入八分的往往的都是满族的高级贵族,这就建立了一个满汉之防。
不仅汉族贵族难以进入八分,有时候满族的高级贵族也会被强制退出八分。
这实际是清朝皇帝对贵族的一种惩处机制。
如果贵族有逾矩行为,或者是有触犯皇帝的言行,往往会遭到惩处。
对于贵族而言往往有宗室的情分在,只要不是公然谋反往往不加牢狱之罪。
所以惩处大多是以削减爵位的形式出现的,这样可以打击贵族的政治威望,以及爵位所带的经济收益等等。
比如清朝有名的满族大臣福康安的后人德麟袭贝勒,后来因罪降为贝子,后人就被递降到不入八分公了。
一旦降入不入八分的爵位,在经过后代的四级降等,基本上家族势力就衰落了。
不入八分公是清朝在吸取了历朝爵位制度后,做出的一种妥协,是分封制中体现的一种帝王权术。
渣作者:上文说道福尔康与紫薇成婚,紫薇被册封为明珠固山格格,福尔康也就是县君额驸,享受地位、俸禄等等;
渣作者:皆是在明珠固山格格还活着的时候,倘若一旦紫薇离世了,福尔康所享受的所有的地位和权力都将被收回。
渣作者:福尔泰原本是被册封为第四级的固山贝子,现在被将为第八级的不入八分辅国公,这之间相差的不仅仅是三个等级的差距,而是政治地位,而是阶级的分水岭。
渣作者:福伦一家是汉人,包衣奴才家世,原本是想凭借着两个儿子,尚公主后能够获得全家抬旗的荣宠,如今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什么都没了,恩宠没了,儿子也没了……
综影视之为谁癫狂笑红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