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一连三天,家里下人是处处小心,生怕出点差错,惹了主家的眼。
王若弗这几天就没闲着,先是去了玉清观上香,又是去了大相国寺添了几百贯的香油钱,这般动作,比之齐国公府也不差什么了。
回家更是设好了香案,儒释道三家没有一个落下的,都一起拜了。
林噙霜看她着急上火,也不拦着,跟着一起做了一遍。
就是盛紘,面上显着不信这些神佛之事,没人的时候也是虔诚的祈祷,希望自己的两个儿子都高中。
看成绩的这天,王若弗太过激动崴了脚,只能留在家里等消息。其他人和送他们进考场那天一样,都到了榜单前。
榜单附近已经站了不少人了,盛紘和林噙霜就没上前,只让几个小的自己往前面凑。长枫、长柏这两个当事人也没往前凑,他们站在一旁,有一搭没一搭的说这话,心思明显都在前面的榜单上。
长松护着如兰、墨兰一路小跑,挤进了前排,激动地看着守卫一张一张贴榜。
榜单是从第三百名依次向前的,待到了第十七名的榜单一出来,长松一眼就看到了二哥长柏的名字,立刻高喊着给人群外围的盛紘、林噙霜报信:“中了中了!二哥中了,中了第十七名!”
长柏听了,眼睛一亮,他和长枫对视一眼,虽然还能自持庄重,到底年纪轻,喜色还是漾了一脸。
长枫也为哥哥高兴,他鞠了一礼,“弟弟恭喜哥哥了。”
长柏也赶忙回礼:“多谢枫儿了,你的文采向来在我之上,我都考上了,你更没问题了。”
“那就谢哥哥吉言了。”
盛紘到长柏中了,心里的一口气终于喘了半口出去。拉着长松:“你三哥呢?多少名?”
长松:“爹爹你别拉着我,三哥哥的名次还没看到,估计还在前头呢,我要赶紧回去看看。”
盛紘赶紧松了手,“好好好,你去吧,快去看看。”
林噙霜看他着急的样子,心中满意他在意自己的儿子,便也做出温良的样子,轻拍他的背安抚着:“太好了,柏哥儿十年苦读,终是有了回报了。我相信枫儿也是如此的,官人不用担心,就等着松儿给你再报一次喜吧。”
盛紘握了她的手,紧了紧,“是的,咱们的孩子,那么优秀,科举不在话下的,我不着急。”
林噙霜感受着他颤抖的手,也不揭穿他,只是和他一起看着前面的人群。虽说安慰盛紘的时候,她说的胸有成竹,可是事关长枫,她也是心如擂鼓,紧张的不行。
那边长松看了榜单冲了出去,墨兰和如兰在这里高兴地又蹦又跳。看完了长柏的,两人又静下来,继续看张榜,等着长枫的名字。
“在那!在那!四姐姐,三哥哥是头名!三哥哥是会元啊!!”长松刚挤回来,就听见如兰的大嗓门了,他一惊,立刻看榜,果然,榜上书:第一名,盛长枫。
这下子,盛家的两个儿郎,都是金榜题名。一个是一甲第十七名,另一个更是一甲第一名的会元,这可是能上了殿试的啊!长枫这样一来已经是五元在手了,殿试只要不出意外,本朝第一个六元及第就要出在盛家了啊!
★(我不太明白知否的科举是怎么算的,宋朝时期的举人不是考的,而是指被人推荐能去考进士的人。知否里提过,顾廷烨是考了举人回来的,那应该就是按照明清的科举来的。可是这样一来,春闱就是要考两场的,会试在贡院,出了成绩后前三百名称贡士,然后贡士去参加殿试,由皇帝、众大臣一起当堂检阅,再重新排名发榜。)
★(前三名为状元、榜眼、探花,称一甲,进士及第;第四名称传胪,从这开始算二甲,称进士出身,数量没有定数,大约有个一百多个吧,不同的皇帝或朝代都有变化;最后剩下的人是三甲,也能有个一百多个,称同进士。)
综影视—清风徐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