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兰这边因为明兰而有了些乐子,盛家又有一大喜事了。
自从长枫弄出了水泥,赵祯便让工部和三司的人盯着进度,等到洪期过去,可以进行堤坝修建了,他立刻派人前往几处洪水严重的地方,准备大干一场了。
水泥的进献,长枫全程没有瞒着盛紘,盛紘知道李受益就是当今官家,他怎么会怠慢这件事,自然也是全程操心,要不是他不懂工程制作,怕是要自己动手了。
这日上朝,赵祯宣布了水泥的用途,大臣无不惊喜于这种造价便宜却用处巨大的物品,纷纷表示上天庇佑大宋,得此宝物,是官家仁厚,大宋的福泽。
赵祯被拍了一通马屁,也没洋洋自得,水泥到底是不是福泽,还是要看这次治水的结果。
只是水泥并不只能修筑堤坝,修城墙、铺路等等作用也不能小觑,作为发明出来这物的盛家,也是应当论功行赏的。
赵祯和长枫聊过,长枫自信自己能在科举中取得好名次,不想因功封官,所以这次的赏赐,就落到了长枫的老子,盛紘头上。
不说这次儿子的功劳,就是进京这几年,盛紘对于农桑也是功绩颇多。他虽然是太常寺少卿,身上却还兼任着户部院郎中,太常寺的工作,不是重大节日祭祀的时候,事情都不多,所以盛紘的主要精力,都在农桑上了。
他受《农桑辑要》启发,培育出了一年三种的稻黍,本就是大功,若不是他还年轻(刚四十,在官场上算年轻的了),进京本就是越级加封,不好短时间再加官,怕是早就再进一级了。
如今加上了水泥的功绩,便是升官,满朝大臣也没有人反对的。
盛紘本就是清流一派,岳父又是官至宰辅、配享太庙的王老大人,如今升至从三品光禄寺卿,种种一切,都代表着盛家,也是这汴京城名门大族了。
消息传回盛家,更是阖府欢庆。官家圣旨只说盛紘因农桑大功、进献水泥升官,家里人却都知道水泥是长枫的功劳,一时间长枫也被几位长辈夸了又夸,就连最不喜欢林栖阁一脉的盛老太太,也不得不承认这个孙子的优秀,真心实意的表扬了长枫,那脸上的笑容,倒真有几分慈爱的祖母模样了,看得林噙霜好不得意。
王若弗原本还想大摆宴席,却被长柏劝了下来。盛家到底根基薄弱,父亲是新贵,又简在帝心,不知道被多少人看在眼里。水泥一事事关重大,这种时候更应该谨言慎行。若是大摆宴席,少不得被人说嘴,万一被人抓到把柄就不好了,还是自家人乐一乐就好了。
盛紘听了这话,也是赞同,还夸赞长柏有远见。
他如今颇有种不叫浮名遮忘眼的淡然,自己前途不愁,现在唯一担心的就是几个儿子的前程了,一个家族,终究不能只靠一个人撑起来,他的岳家王家就可见一斑。
他看看长柏,这个嫡长子最是稳重自持,在学业上也从不用他操心,只要按部就班的科举入世,再找一门好姻亲,撑起盛家门楣不成问题。
又看看长枫,这是他心爱之人为他生的长子,自小聪明伶俐,还有几分旁人没有的机缘运气。若不是他发现的《农桑辑要》,若不是他找到的那处宝藏,还有他的那些发明,如今更是早早入了官家的眼。看着长枫,盛紘眼里的慈爱快要满溢出来了。
这般大喜事,自然是全家齐聚正院,明兰带着长栋坐在最末,看着前面众人喜气洋洋,看着盛紘、长枫的父慈子孝,看着林噙霜和墨兰的得意,手越握越紧。
她的仇人越加壮大,而她如今只掌握了大娘子的一点弱点,林栖阁那边,却是滴水不漏。原本想着将她们一网打尽,如今看来,林栖阁这边不好动,那就先拿葳蕤轩开刀吧。
综影视—清风徐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