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49年1月10日建国以来,德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也明确提出了大力发展德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明确方案。
其主要指导文件是,根据1944年,德国共产党文艺部长亚里德,发布的《为人民,为共产主义服务之文艺方案》文件,在1950年6月1日儿童节当天,第一届德国文艺大会正式开始,确立了“为民,为党,为军,千千万万为人民,数以百计相争鸣。”
再加上劳斯主席在人民日报上面亲自发表的支持文艺的口号,让当时全国的人民都进入了一场创作与演绎的生活,1951年1月1日,跨年之夜,德国著名导演马兰多拍摄的电影《向朝阳》,于当日在德国首都电影院播出。
《向朝阳》完完全全符合了大会确定的方针,以工人阶级为代表的主角团,反抗资本家并最后夺取工厂,建立共产工厂,结果最后在资本家的完全镇压之下,宁死不屈,最终失败的故事。
就连主席在看完首映日之后,也赞叹德国应该多多拍出这样的电影,要贴近时代背景与人民的需求,一切都要为人民而着想。
在同一年,许许多多优秀品质的电影相继登上荧幕,让当时劳动的工人阶级感受到了党和国家带给他们的温暖,已经社会全家对他们的关注。
可惜的是,因为当时与英国关系紧张的政策,从53年之后开始,电影便进入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停滞期,许许多多的电影都因为内容拍摄不合格而无法登上银幕,但期间也登上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佳作,就比如《维特起义》《为了人民》《统共之战》等等。
1955年,德国的演绎和文化,也相继出现了许许多多兴起之秀,比如:特克的《我的革命历程》,威尔的《回忆我的父亲》,亚里布伦尔的《汉堡少爷》。
其中最受欢迎的佳作无愧于亚里布伦尔的《汉堡少爷》,本故事讲述了汉堡地区,相当兴旺的亚历家族,这个家族在汉堡地区拥有相当滔天的权势,从小含着金钥匙出生的男主亚历克,经历了许许多多,后来因为一些重大变故,他继承了家产,但是这一切却随着抗巴战争的爆发而打破,战争一开始,他便将家产给用于支持前线的抗战,他所付出的贡献不亚于任何军方人员的付出,结果,他的家产近一半都被军方征用,并且并没有任何方面的欠条,就单方面的全部抢走,最后,家族便彻底没落了下去,直到统共战争爆发,大军进入汉堡,他才迎来了自己的新生,在参加共产主义建设的时间内,虽然起起落落还遭遇了阶级斗争,但是到最后,他还是顽强的拼搏了下来,完成了自己人生的意义。
后来有人表示,这本书实际上就是作者的自传,虽然不能说完全相似,但是里面也有近2/3的剧情,跟作者近乎相同。
在歌曲的世界,许多能让人耳熟能详的歌曲也相继成为了传唱金曲,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便是从东方大国传来的东方红德文版。
这样稳定的文艺创作,渐入高峰,直到1961年9月1日,“忠诚,效忠,主席万岁”口号渐渐出现,文艺激进派的代表特兰,成功当选了当时的德国文艺部长,他立刻撤掉了之前的指导文件,并发布了新的指导文件《向主席》
这个文件直接导致了整个文艺圈为了跟随中央方面的号召,纷纷都转为效忠类型的创作,但无论如何,也出现了一些相当出色的作品,比如电影《我们的耶稣-劳斯主席》,小说《主席万岁》,戏剧作品《千千万万为人民》,但从总体上来说,基本上这也破坏了当时整个社会的文艺风气,导致整个文艺界都出现了严重的跟风,以及胡乱瞎掰,表示忠诚的情况,只要你的那部作品包含了一点对中央领导人的支持,就可以免费出版,但如果里面有任何一句反驳,讽刺的话,那么,将会被彻底踢出文艺圈,更有甚者,可能会遭到批斗。
这一切,直到1971年,内战结束才正式宣告终结。
德国赤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