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深的手指停在“铁链上刻着‘影’字”这句话上,心脏猛地一缩。沈清沅日记里的“黑影”,显然就是沈敬山早年炼制的替身雏形!它比残稿里记录的“民国三十八年冬”更早出现,说明沈敬山培养替身的计划,远比他们想象的要早!
“‘它的眼睛’……难道指的是这个黑影?”沈念安的声音有些发颤。
“不止。”林深翻到日记的最后一页,发现夹着一张手绘的图纸,上面画着一个复杂的符号,像是一只眼睛,瞳孔的位置写着“望月滩”三个字,眼眶边缘标注着几个小字:“子时三刻,月照滩涂,影随光动,眼自开。”
“眼睛符号……望月滩……”林深的呼吸变得急促,“沈老头的便签说‘藏着它的眼睛’,这张图纸就是‘眼睛’!子时三刻的月光照在望月滩,“能让‘影’的某种能力觉醒。”林深的声音低沉,指尖划过图纸上的符号,“沈敬山不仅炼制了替身,还为它设下了‘眼睛’,用来激活它的力量。沈老头发现了这个秘密,却没来得及弄明白,就成了替身的祭品。”
沈念安拿起图纸,对着光线仔细看:“这符号的线条很奇怪,不像普通的符咒,倒像是……某种机关的钥匙。”
“机关?”林深凑近,“望月滩附近有什么老建筑吗?”
“望月滩填海后,只留下了一座老灯塔,现在改成了航海博物馆的分馆。”沈念安想了想,“那座灯塔是民国时期建的,沈敬山当年捐过钱,里面的很多陈设都保留着原样。”
林深的目光重新落在图纸上的“子时三刻”:“今天是农历十五,月光明亮,刚好符合‘月照滩涂’的条件。我们去灯塔看看。”
深夜的老灯塔矗立在海边,塔身斑驳,在月光下像个沉默的巨人。林深和沈念安从侧门溜进去——沈念安提前联系了博物馆的同事,拿到了钥匙。灯塔内部空荡荡的,旋转楼梯积着薄尘,踩上去发出“咯吱”的声响,在寂静中格外刺耳。
顶层的瞭望室里,摆放着一台老式望远镜,镜头正对着望月滩的方向。林深按照图纸上的标注,调整望远镜的角度,让月光恰好透过镜片,在对面的墙壁上投下一个光斑。
“符号的线条……”沈念安突然指着墙壁,“光斑的边缘在动,像在画那个眼睛符号!”
林深定睛看去,果然,月光透过望远镜的镜片,在墙壁上投射出的光斑正随着月升缓缓移动,边缘的光影勾勒出图纸上的眼睛轮廓。当子时三刻的钟声从远处传来,光斑的“瞳孔”位置恰好落在墙壁的一块砖上——那块砖的颜色比周围略深,边缘有细微的缝隙。
“找到了。”林深伸手去推那块砖,砖身竟应手而开,露出后面一个暗格。
暗格里放着一个巴掌大的铜制圆盘,上面刻着与图纸相同的眼睛符号,圆盘中央嵌着一块黑色的石头,和黑袍人手里的阴母石材质相似,只是更小,表面光滑如镜。
“这就是‘眼睛’?”沈念安拿起铜盘,入手冰凉,“石头里好像有东西在动。”
林深接过铜盘,对着月光细看。黑色石头的内部,果然有一团黑雾在缓缓流动,像极了替身消散前的形态。他突然想起沈清沅日记里的话:“那个黑影总在夜里盯着我的窗户”——这铜盘里的黑雾,或许就是替身的一缕残魂,被沈敬山封存在这里,作为激活力量的“开关”。
“沈敬山留了后手。”林深握紧铜盘,“就算替身被毁灭,这缕残魂也能通过‘眼睛’复活,只要找到合适的宿主。”
话音刚落,铜盘突然发烫,中央的黑色石头迸出红光。瞭望室的窗户“哐当”一声被风吹开,海腥味裹挟着一股熟悉的腥甜气涌进来,和替身身上的味道一模一样。
墙壁上的光斑开始扭曲,眼睛符号的轮廓里渗出黑色的液体,顺着砖缝往下流,在地面上汇成一个小小的水洼。水洼里,渐渐浮出一个模糊的影子,正是替身的形态,只是比之前小了很多,像个没有实体的幽灵。
“它……它真的醒了!”沈念安后退一步,握紧了随身携带的桃木剑。
槐安遗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