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公主的挑衅如同一阵突如其来的寒风,吹皱了泠雪阁表面短暂的平静。虽然苏莞泠凭借精湛的演技和极致的隐忍将其暂时化解,但那股被羞辱的憋闷感和危机感,却在她心底悄然扎根,无声滋长。
她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顶着的这个“苏莞泠”的身份,在京城权贵圈中是何等不堪与弱势。一个痴傻、花痴、毫无价值的相府庶女(外界多如此认为),几乎任何人都可以上来踩一脚,而不会付出任何代价。
逆袭?谈何容易。每一步都需如履薄冰。
那日之后,她沉寂了两日。并非消沉,而是在冷静地复盘和规划。
她让菱歌有意无意地去打听了一些关于明月公主的信息——她的喜好、厌恶、常去的地方、近期的动向。知己知彼,方能日后寻隙而动。当然,这一切都打着“以后要远远避开公主,免得再冲撞”的旗号,符合她受惊后的人设。
同时,她也将更多精力投入到“熟悉环境”和“维持人设”这两件核心任务上。
她开始每日抽出固定时间,在菱歌的陪伴下,扩大在相府内的行走范围。每一次出行都像一场精心策划的侦察,默默记忆着每条路径、每个院落的位置、甚至守卫和下人们轮值的规律。她发现,相府的布局并非全无逻辑,主体建筑群呈中轴对称,花园景致则依地势而建,只要找到关键节点,便能大大降低迷路的概率。
她的“路痴”症状,在无人察觉的情况下,正以极缓慢的速度“改善”。偶尔她甚至会“不小心”走对一两条稍复杂的路,然后在菱歌惊喜的赞叹中,露出“懵懂”和“侥幸”的表情。
女红和书画的“学习”也在持续。她依旧画着那些“幼稚”的花样,绣着歪歪扭扭的帕子,但细微处,线条逐渐流畅,配色也悄然和谐了些许。进步是有的,却控制在“一个稍微开了点窍的笨人”该有的范围内,绝不引人注目。
这日,她“练习”绣花有些累了,便带着菱歌到离泠雪阁稍远一些的“沁芳亭”散心。此亭临水而建,视野开阔,能望见大半个人工湖,却又比锦鲤池更僻静些。
她坐在亭中,看似欣赏秋景,实则目光不着痕迹地扫视着周围的环境,将亭子的位置、通往各处的路径再次巩固记忆。
就在这时,一阵轻微的脚步声伴随着低语声从亭子另一侧的假山后传来。
苏莞泠立刻警觉,对菱歌使了个眼色,主仆二人默契地放轻动作,悄然隐在亭柱之后。
声音渐近,是两个穿着体面的管事嬷嬷,似乎正在边走边谈。
“……库房那边都清点妥当了?可不能出错,这批药材是贤妃娘娘赏下来的,登记造册后,要赶紧给三小姐那边送一份过去入药。”一个声音略显严肃。
“李嬷嬷放心,都仔细核对过了。只是……”另一个声音压低了些,带着点迟疑,“只是柳姨娘吩咐了,娘娘赏的那支百年老参,暂且不入库,先送到她院里收着,说是……说是大小姐近日气色不佳,国公府事忙,恐需滋补,先紧着大小姐用。”
苏莞泠的心猛地一沉。
柳姨娘?截留贤妃赏给她养伤的药材?还是其中最珍贵的百年老参?理由是给姐姐滋补?
这理由看似冠冕堂皇,姐妹情深,实则恶毒!
一来,暗指她苏莞泠不配用如此好的药材,轻贱于她;二来,若是姐姐苏莞凝知道这参是从妹妹的赏赐中克扣来的,以姐姐的性子,如何能安心服用?分明是要离间她们姐妹感情!三来,若是传出去,外人只会说柳姨娘“慈爱”,“顾全大局”,“心疼出嫁女”,而她苏莞泠,连被克扣了都无人会在意!
好一个杀人不见血的手段!
那李嬷嬷似乎也沉默了一下,才道:“这……姨娘既有吩咐,照办便是。只是贤妃娘娘那边若是问起……”
“姨娘说了,娘娘日理万机,岂会过问此等小事?只需在账目上做得漂亮些即可。”
声音渐渐远去,假山后恢复了宁静。
亭柱后,苏莞泠的脸色冰冷,指尖深深掐入掌心。
穿越之相府三小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