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渊异响
超小超大

第1章 声呐上的陌生坐标 (2-1)

“潜龙号”的金属外壳被深海压强揉出细微颤音,像某种巨型生物在黑暗里磨牙,每一声都嵌进骨髓里的冷。林深盯着声呐屏幕,指节抠着操作杆泛出青白,指腹下的塑胶套都快被汗渍泡软了,黏在皮肤上有种说不出的涩。屏幕上的蓝色波纹本应是马里亚纳海沟边缘的常态——沟壑如刀刻,玄武岩泛着冷光,偶尔有深海鱼群像碎银般掠过,搅起几缕转瞬即逝的光斑。可此刻,2987米的断层处,一片突兀的白色轮廓正悬浮在墨色里,方方正正的,规整得像谁用尺子在深海里画了张校舍图,连教学楼的飞檐拐角都透着股刻意的齐整。

“老陈,你看这个。”他推了推旁边的陈教授,指尖触到老人胳膊时,能感觉到对方袖口下的肌肉在微微发紧。老人七十岁的脊背在驾驶舱昏黄的灯光里弯成弓,老花镜滑到鼻尖,镜片后的眼睛骤然睁大,浑浊的光瞬间被惊散,露出眼底深处的错愕:“坐标多少?”

“北纬11°21′,东经142°12′。”林深报数据时,喉结在脖颈里滚得发涩,像卡着颗没咽下去的冰粒,“太规则了……自然里长不出这样的形状。你看这跑道的弧度,还有教学楼的对称结构,分明是人工的。”

陈教授的手指在屏幕上点了点,指腹擦过那串轮廓时,像在触摸某种滚烫的禁忌。从左到右划过:长方形的主楼带着锯齿状的窗,每扇窗的间距都分毫不差;跑道像条褪色的腰带缠在操场外,甚至能辨出跑道线的微弱痕迹;最顶端那点细长的影子,不用细看也知道是旗杆——他记得二十多年前的照片里,那旗杆顶端还挂着面褪色的红旗。老人突然哆嗦着去翻抽屉,指节撞在金属柜壁上发出轻响,在这寂静的驾驶舱里显得格外突兀。他摸出一张泛黄的报纸复印件,纸边已经脆了,手指一碰就掉了点渣——1998年7月15日的《昌城晚报》,头版标题被岁月浸得发灰,却仍像根冰针,扎得人眼睛发疼:《大昌一中离奇失踪,千人校园一夜蒸发》。

复印件上的黑白照片里,红砖教学楼的棱角、蓝白相间的操场栏杆,甚至楼顶上那截歪了的避雷针(据说是当年施工时没焊正的),都和声呐图上的轮廓严丝合缝,连避雷针倾斜的角度都分毫不差。

“不可能。”林深的声音劈了个叉,像被什么东西掐了喉咙,尾音发颤,“大昌一中在陆地上,当年连地基都被翻了三尺,连块碎砖都没剩下,怎么会在三千米深的海里?这地方离大陆架隔着上千公里的海沟啊。”

陈教授没说话,枯瘦的手指按在“精细扫描”键上,指腹的皱纹里嵌着经年的粉笔灰——他退休前教了四十年地理,指节上还留着拿粉笔磨出的薄茧。屏幕上的细节一层层浮出来,像素点像潮水般退去,露出更清晰的轮廓:主楼三楼东侧的窗口,竟有个微弱的光点在闪烁,不是深海生物那种幽绿的荧光,是暖黄的,像老式白炽灯被蒙了层布,在深海里泡得发闷,却固执地亮着。

就在这时,驾驶舱的通讯器突然“滋啦”一声爆响,电流声里卷着细碎的“沙沙”声,像有沙子在听筒里摩擦。林深以为是深海电磁干扰,手指刚搭上调频旋钮,指腹还没碰到金属键,那声音却突然清晰了——是粉笔头划过黑板的“哒哒”声,钝钝的,带着点潮湿的闷响,像在水里写字,每一下都裹着水汽,敲在人耳鼓上。

三千米深海,没有信号,没有人类活动,只有足以压碎钢铁的黑暗,和能把声音溺死的海水。连“潜龙号”自身的机械运转声都被海水吸得发闷,这粉笔声是从哪来的?

陈教授的脸在屏幕蓝光里泛着青灰,嘴唇颤得像秋风里的枯叶,每一道纹路都渗着寒意,他盯着那片白色轮廓,声音轻得像怕被谁听见:“1998年7月15日,大昌一中失踪当天,下午最后一节是数学课。我记得那天……天气预报说有暴雨。”

深渊异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我在斩神扮演精神病人 连载中
我在斩神扮演精神病人
仄书
斩神+无女主+神明江久穿书来到诸神精神病院成为了精神病院里面的第七位本人,得到了一个系统,扮演相应的人物就可以获得相应人物的能力。
5.0万字10个月前
双线棋局 连载中
双线棋局
天伦_63370255154925782
0.6万字4个月前
诡异医院怪谈 连载中
诡异医院怪谈
纡青
陷入无边的规则,阴谋和疑惑不断浮出水面的同时,他又是谁....
0.2万字2个月前
测试角色扮演 连载中
测试角色扮演
补偿金币
0.0万字2个月前
草稿纸成神 连载中
草稿纸成神
小艺输入法1
1.4万字2个月前
尘纾 连载中
尘纾
懿亮昕儿
最佳新悦奖获得者其后来作品被称为无病呻吟,在一个编辑的鼓励和朋友下重新拾起创作的动力,在那个花店,是开始,是结束
7.8万字2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