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场仗打下来,兵士们耗尽了精力,要想彻底缓过劲儿来,不知得休养多少时日才能恢复元气。
更何况,如今府库空虚,连打仗的银子都凑不齐,又拿什么去支撑一场战事呢?
而眼下乌托国提出开设榷场,每年就能有五成的红利进账,大魏疆域如此辽阔,境内的乌托国商人本就不在少数……
文宣帝:这么听起来,倒确实是一笔颇为可观的买卖。
文宣帝下意识地侧过目光,看向身旁的徐敬甫。
对于徐敬甫,他心里是全然信赖的。
想当初,若不是徐敬甫在关键时刻鼎力扶持,他未必能如此安稳地坐在这龙椅上,一晃便是这么多年。
徐敬甫只是含笑立在一旁,自始至终没说一句话。
文宣帝见他这般模样,心里顿时便明白了几分,开口说道……
文宣帝:求和这件事,朕是能够接受的。
文宣帝:只是开设榷场,事关国计民生,非同小可。
文宣帝:朕身为大魏天子,一言一行皆系天下,断不可随随便便就给你答复,还是等朕仔细思虑清楚了,再给你一个准话吧。
玛宁布听了,脸上并未露出半分失望之色,反而感激涕零地跪下身去,恭声道……
“谢陛下仁恩。”
他身后的一众乌托使者也跟着齐齐跪下,齐声高呼“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
文宣帝见此情景,心情不由得畅快了许多。
可站在一旁的太子,脸色却有些不太好看。
他不动声色地瞥了徐敬甫一眼,眸底深处的阴冷之意,几乎难以掩饰。
待乌托国的使者们都退下后,大殿之中便只剩下徐敬甫和皇帝二人了。
文宣帝由身旁的内侍小心翼翼地搀扶着,缓缓向后殿走去,一边走一边问道……
文宣帝:徐相,依你之见,在大魏开设榷场这件事,究竟可行不可行?
徐敬甫:陛下,虽说玛宁布提出愿意分出五成收益献给陛下,但老臣以为,此事还需从长计议,切不可轻下结论。
徐敬甫恭声回道……
徐敬甫:如今我大魏与乌托国的交锋,正是我方占据上风的时候,万万不能被乌托人牵着鼻子走,乱了自己的阵脚。
徐敬甫:而且,他们现在说得好听,愿出五成收益。
徐敬甫:可乌托人素来狡猾多端,真到了榷场开设起来之后,倘若他们暗地里隐瞒实际收益。
徐敬甫:陛下又哪里能一一去查证清楚呢?
徐敬甫:所以依老臣看,现在还不是答应他们的时候。
文宣帝听了徐敬甫这番话,细细一琢磨,也觉得十分在理,不由得点了点头,感慨道……
文宣帝:徐相啊,如今这朝中,能真正为朕分忧解难的,也就只有你了。朕一向是信得过你的。
徐敬甫微微躬身,脸上露出一抹谦逊的笑容,说道……
徐敬甫:为陛下分忧,本就是为人臣子的本分,老臣理当如此。
徐敬甫:莫说是这点小事,即便是要为陛下肝脑涂地,老臣也绝无半分怨言。
太子广延一脚踏入府邸,胸中翻涌的怒火再也按捺不住,猛地抬脚,狠狠踹向了跟前那张紫檀木长桌。
只听“哐当”一声巨响,桌面上的茶盏、点心盘应声落地。
碎裂的瓷片混着糕点碎屑溅得到处都是,原本整齐的厅堂瞬间一片狼藉。
周围伺候的婢子、小厮们见状,一个个吓得脸色煞白,身子抖得像秋风中的落叶,哪里还敢有半分动弹?
锦月如歌:恰如昨日玉箫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