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川河畔的彼岸花又开了一遭,猩红花瓣垂落时总沾着细碎的雾。沈桃夭站在奈何桥头,指尖攥着半块褪了色的玉佩,玉上“清辞”二字被摩挲得发亮。她已在此等候三百年,每一次看见鬼差引着魂魄过桥,都要上前问一句“可见过一位着月白长衫、左眉有颗朱砂痣的公子”,却次次只得到摇头。
鬼差甲:(挥着铁链拦住欲上前的沈桃夭)姑娘,这是今日最后一批魂魄了,再拦着可是要误了判官大人的差事。您都在这儿守了三百年,那魂魄若真入了轮回,早该投了十次胎了。
沈桃夭:(声音发颤却不肯退)不会的,他说过会来寻我。那年长安大雪,他在红梅树下说,若有一日阴阳相隔,定会在忘川等我一起走,绝不让我独自喝孟婆汤。
鬼差已:(叹了口气)姑娘,人间的誓言哪能当真?三百年了,您连孟婆汤的香气都闻腻了,不如……
判官:(突然从忘川尽头的阴影里走出,玄色官袍扫过地面的花瓣)且慢。
判官手中的生死簿泛着冷光,他指尖在簿页上划过,停在某一行。沈桃夭猛地抬头,看见判官眼底掠过一丝讶异,随即朝她递过簿页。
判官:你要找的谢清辞,三百年前并未入轮回。
沈桃夭:(声音发抖,几乎握不住玉佩)那他……他在哪?
判官:(指尖点向生死簿上“谢清辞”三字旁的朱印)他以“千年阳寿换百年魂魄滞留”为约,在枉死城为你守着一缕残魂。三百年前你意外猝死,魂魄本应即刻入轮回,是他用自己的阳寿向地府换了恩典,让你能在忘川等候,又怕你独自在此受怕,便守在枉死城,日日求我将你的消息递给他。
沈桃夭的眼泪突然砸在玉佩上,她想起三百年前长安的那个雪夜,谢清辞为她温酒时说“我这一辈子,都不会让你受半分委屈”,原来他连死后,都在践行这句话。
鬼差甲:(低声对鬼差乙说)怪不得判官大人这三百年总往枉死城跑,原来是替这两位传消息。
判官:(合起生死簿)今日是他千年阳寿抵尽之日,此刻应已在枉死城门口等你。若你们仍愿同走轮回路,便可在孟婆桥前相会,共饮一碗汤,来世再续前缘。
沈桃夭:(踉跄着朝枉死城方向跑,玉佩在胸前摇晃)清辞!谢清辞!
枉死城的城门虚掩着,月光从门缝里漏出来,照亮了门前那道熟悉的身影。谢清辞穿着初见时的月白长衫,左眉的朱砂痣在月光下依旧清晰,他手中握着另一半玉佩,看见沈桃夭跑来时,眼底瞬间漫起水汽。
谢清辞:(声音温和如当年)桃夭,我来晚了。
沈桃夭:(扑进他怀里,泪水打湿他的衣襟)你怎么才来?我在忘川等了你三百年,我还以为……还以为你忘了我。
谢清辞:(轻轻拍着她的背,指尖抚过她发顶)怎么会忘?那年红梅树下我答应过你,要陪你看遍人间春色,就算入了地府,也绝不会让你一个人。
远处传来孟婆汤的香气,谢清辞牵着沈桃夭的手,将两块玉佩合在一起,恰好拼成一朵完整的红梅。他们并肩朝孟婆桥走去,彼岸花在身后次第开放,像是为这跨越千年的约定,铺就了一条通往来世的路。
孟婆:(站在桥头,手中汤碗冒着热气)两位公子姑娘,喝了这碗汤,前尘旧事便都忘了,可还愿意?
沈桃夭:(看向谢清辞,眼底满是坚定)只要能和他一起,忘了前尘又如何?
谢清辞:(握紧她的手,对孟婆点头)劳烦孟婆,两碗汤。
汤碗递到手中时还带着温度,沈桃夭与谢清辞相视一笑,同时饮下孟婆汤。记忆如潮水般褪去,可他们握着彼此的手,却始终没有松开。当脚步踏上轮回道的那一刻,谢清辞轻声说“下一世,我还找你”,沈桃夭笑着回应“好”,声音轻得像落在忘川河面上的花瓣,却带着跨越千年的笃定。
判官:(站在忘川河畔,看着两人的身影消失在轮回道尽头,对身旁的鬼差轻叹)人间情爱,最是磨人,却也最是动人。这千年之约,终究是践了。
千灯引:渡厄辞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