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临渊的行动迅捷而周密。他没有直接指示那名年轻的程序员去做什么,而是在一次加班后的闲聊中,看似无意地提起自己一位“远房长辈”的家人也罹患了类似的罕见病,治疗过程艰辛,特别是某种国外特效药的获取异常困难,言语间充满了恰当的同情与无奈。
程序员果然被触动,立刻想起了自己那位在医院工作的表哥,热心地表示可以帮忙打听打听相关渠道和信息。白临渊恰到好处地表达了感谢,并“顺便”提到了赵伟明妻子的名字——“好像那位病人也叫这个名字?真是巧合。”他轻描淡写地带过,却在程序员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
几天后,程序员兴奋地找到白临渊,说通过表哥的关系,不仅了解到了那种特效药的一些非正规获取途径,甚至还“意外”得知了另一位病患家属——正是赵伟明——也在为同样的事情发愁。他甚至自作主张地建议:“老板,要不……我让我表哥牵个线?大家都是同病相怜,也许能互相帮衬一下?”
白临渊沉吟片刻,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犹豫与最终被说动的神色:“也好,多个人多条路。不过,毕竟是陌生人,初次见面不要太刻意,自然一些就好。”
于是,在一家僻静的茶馆,一场由热心肠的程序员表哥“偶然”促成的、“同病相怜”的病友家属之间的“经验交流”会,悄然进行。
白临渊提前到了片刻,选了个靠窗的位置。当赵伟明在程序员的表哥陪同下出现时,白临渊站起身,脸上带着一丝符合他年龄的、略显拘谨又带着真诚忧虑的表情。
“赵总监,您好,冒昧打扰了。”他主动伸出手,语气谦逊,“没想到会通过这种方式认识您。”
赵伟明看起来五十岁左右,眉头习惯性地蹙着,带着技术人的严谨和一丝被生活重担压出的疲惫。他打量着眼前这个过分年轻的“病友家属”,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但对方的态度无可指摘,加之介绍人就在旁边,他也只能客气地握手:“白……先生?太客气了,互相学习。”
最初的寒暄和关于病情的交流确实有些干涩。白临渊做足了功课,对那种罕见病的症状、常规治疗乃至药物瓶颈都说得头头是道,语气里的担忧真切得让人动容——他确实想起了一些并不愉快的往事。赵伟明渐渐放下了些许戒备,话题也开始深入,谈到获取特效药的种种艰难和巨大花费时,两人都不免唏嘘。
“有时候真是……感觉快撑不下去了。”赵伟明揉着额角,声音里透着一股无力感。这或许是长时间压力下的一次偶然宣泄。
白临渊适时地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像是下定了什么决心般,压低声音道:“赵总监,不瞒您说,我最近……公司的业务刚有起色,手头稍微宽裕了一点。正好通过一些渠道,弄到了少量那种药,如果您急需,我可以先分您一部分应应急。”
赵伟明猛地抬头,眼中瞬间爆发出难以置信的光芒,随即又被巨大的警惕覆盖:“这……这怎么行!那么贵重的东西!而且,白先生,我们素昧平生……”
“就当是病友之间的互助吧。”白临渊笑得有些苦涩,“我经历过那种看着亲人受罪却无能为力的感觉,能帮一点是一点。而且……”他话锋微微一转,语气变得极为自然,“我做的也是技术相关的公司,久仰赵总监您在白氏——哦,现在是乔氏——的技术大名,以后在行业里,说不定还需要您这样的前辈多多指点呢。”
他没有提任何具体的要求,只是模糊地表达了对“技术大佬”的敬仰和未来可能的“请教”,将赠药行为巧妙地包裹在“同病相怜”和“后辈敬佩前辈”的外衣之下。
赵伟明看着眼前年轻人清澈而真诚的眼神,又想到妻子痛苦的呻吟和迟迟无法到手的药物,内心的天平剧烈倾斜。最终,对家人的关切压倒了他的谨慎。他颤抖着手,接过了白临渊递过来的一个小型恒温药盒,里面是两支价格堪比黄金的特效药。
临渊之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