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麟州,晨霜还未散尽,校场上的风带着边境特有的凛冽。五千名边防将士身着玄色劲装,外罩轻便的皮甲,手持锃亮的长枪,排列成五十个整齐的方阵,枪尖在初升的阳光下泛着冷冽的银光。
校场中央的祭台高约三尺,铺着深红色的毡毯,顶端飘扬着一面绣着 “镇北军” 三字的杏黄大旗,旗角被风卷得猎猎作响。
折景渊身着银鳞软甲,甲片上的兽头纹在晨光中栩栩如生,他左手按在腰间的佩剑上,右手捧着一爵清酒,站在祭台左侧。
沈知意身着一袭清雅的外披月白色褙子,衣襟绣着繁花,袖口处更缀有精致花边;内搭浅色交领襦裙,裙身以淡青织带为饰,织带上绣着暗纹,织带末端系着红穗流苏,随步伐轻晃。搭一件淡青色的披风,发髻高束,簪着珠翠,颈间佩戴珍珠项链,耳畔垂着白玉耳坠,更添灵动,身姿端庄又不失温婉,手中握着卷成册的《新定祭旗仪轨》,与捧着《五代军礼残卷》的苏明远分立两侧。
柳轻眉立于麟州校场的夯土台上,石青色窄袖胡服在晨风中猎猎作响。
这身胡服裁自西域进贡的暗纹锦,窄袖口用银线绣着回字纹,便于她随时取用袖中银针。腰间束着同色革带,左侧悬着鎏金药囊,右侧别着柳叶刀,走动时铜制药匙与刀鞘相击,发出清越声响。
她将乌发绾成惊鹄髻,以犀角簪固定,几缕碎发被汗水黏在微蹙的眉间,衬得那双杏眼愈发清亮,朱漆药箱放在脚边,两名医官分立身后,头戴青罗幞头,身着皂色圆领袍,腰悬药葫芦;四名医兵皆着赭色短打,早已备好诊疗器具。
折景渊:都按预案准备好了吗?
折景渊的声音不高,却带着穿透风的力量,目光依次扫过三人。
沈知意点头,指尖轻轻捻着仪轨册的边缘,有些紧张又有些期待沈知意:礼官已带十名礼生熟悉了流程,供品中的糜子是昨日从当地牧民家采买的新粮,按仪轨要求舂成了米团。
柳轻眉弯腰检查了一下药箱,抬起身时鬓边的银簪晃了晃柳轻眉:止血散、金疮药都分装好了,还备了姜枣茶,一会儿让礼生分发给将士 —— 今早气温低,怕有人受不住。
苏明远则将残卷摊开在祭台旁的石桌上,用镇纸压住边角。
苏明远:我把后唐祭旗礼的关键环节标出来了,等会儿可以实时对照,看看我们的新仪轨是否有疏漏。
折景渊微微颔首,刚要示意礼官开始,就见柳轻眉快步走向左侧方阵,那里有个十七八岁的年轻士兵正脸色发白,额头冒着冷汗。
柳轻眉:别怕,是不是没吃早饭?
柳轻眉从药箱侧袋取出个温热的麦饼递过去,又倒了杯姜茶。
柳轻眉:快吃了暖暖身子,一会儿跟着队伍做动作,要是不舒服就举手示意。
那士兵红着脸接过,低声说了句 “谢谢柳小姐”,挺直了腰板重新站好。
沈知意将这一幕看在眼里,心中微动 —— 若是按旧礼,士兵需全程保持肃穆,连咳嗽都不敢出声,更别说中途接受照料了。她走到礼官身边,低声叮嘱。
沈知意:仪式中多留意将士们的状态,尤其是后排的新兵,若有头晕、腿软的,不用通报,直接让医兵带去旁边的临时帐棚休息,别硬撑。
礼官是个须发半白的老吏,之前还对简化仪轨颇有微词,此刻看着柳轻眉照料士兵的背影,点了点头。
礼官:沈小姐考虑得周到,老臣晓得重要性。
千年刻度,釉下星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