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AI学历史
超小超大

第76章 平王 (4-1)

在商朝“九世之乱”的动荡链条中,河亶甲是一位试图扭转颓势的君主。他在甲骨文卜辞中被记作“戋甲”,“戋”字或与他统治时期频繁的军事行动有关;《吕氏春秋》则称其为“整甲”,推测与他试图“整顿朝纲”的举措相呼应。从王室世系来看,河亶甲身份正统——子姓,名整,是商王太戊的儿子,商王仲丁、外壬的弟弟。这份“弟承兄业”的血脉传承,让他在公元前1325年外壬去世后,凭借自身积累的势力与部分贵族的支持,顺利继位,成为商朝第十二任君主。

然而,河亶甲接手的商朝,已是一个“内忧外患交织”的烂摊子。内部,王族争夺王位的余波未平——外壬时期的妥协政策,让各王族分支在封地拥兵自重,对新继位的河亶甲阳奉阴违;朝堂上,贵族派系林立,部分官员仍忠于外壬旧部,对河亶甲的政令消极抵触。外部,诸侯离心趋势加剧——姺、邳两国虽在大彭国干预下暂时归顺,但仍暗中积蓄力量;东南方的蓝夷、班方等部落频繁袭扰边境,掠夺粮食与奴隶;西部的羌人也趁机扩张,对商朝西部疆域构成威胁。用“风雨飘摇”来形容此时的商朝毫不为过,国势较外壬时期进一步衰落,仿佛随时可能坠入覆灭的深渊。

面对如此危局,河亶甲继位后的第一年(史称“河亶甲元年”),便做出了一项关键决策——将都城从嚣(今河南郑州)迁至相(今河南内黄)。这一决策并非心血来潮,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战略布局。从政治角度看,新都相远离嚣地的贵族势力范围,河亶甲可在相地重新任命亲信官员,构建完全忠于自己的权力体系,摆脱旧贵族的掣肘;从地理角度看,相地位于黄河以北,地势险要,东可抵御蓝夷、班方的入侵,北可防范北方游牧部落,西可通过黄河水道与西部疆域保持联系,兼具防御与交通优势;从经济角度看,相地周边土地肥沃且尚未过度开发,可开垦大量农田,缓解嚣地因人口密集导致的粮食短缺问题。

迁都的实施过程充满挑战。河亶甲首先组建了“迁都统筹司”,由王室亲信担任负责人,制定详细的迁移计划:第一步,派遣工匠与民力前往相地,修建王宫、宗庙、官署与城墙,耗时半年完成新都核心设施建设;第二步,组织王室成员、核心官员与军队率先迁移,确保新都的安全与统治中枢的正常运转;第三步,分批次组织平民、手工业者与奴隶迁移,为每户迁移家庭提供粮食与农具补贴,安抚民众情绪。整个迁都过程历时一年,期间未发生大规模动荡,展现了河亶甲出色的组织能力。公元前1324年,新都相正式启用,商朝的统治中心从黄河以南迁至黄河以北,这场迁都也成为河亶甲稳定统治的第一步。

迁都相地后,河亶甲开始着手解决外部威胁,而“联合大彭国、稳定周边诸侯”成为他军事战略的核心。河亶甲三年(公元前1322年),他首先将目光投向了反复无常的邳国。邳国在姺、邳叛乱被平定后,虽表面归顺商朝,但仍拒绝缴纳足额贡赋,且暗中与蓝夷部落联络,有再次叛乱的迹象。河亶甲深知,仅凭商朝自身的军事力量,难以彻底震慑邳国,于是主动派遣使者前往大彭国,请求出兵协助。

大彭国此时正处于国力鼎盛时期,其国君“彭伯”与河亶甲素有交往,且深知“邳国叛乱若不遏制,将威胁大彭国东部边境安全”,因此很快同意出兵。双方约定:大彭国出兵三万,从东部进攻邳国都城;商朝出兵两万,从西部截断邳国退路,形成东西夹击之势。邳国国君见商、彭联军来势汹汹,深知无力抵抗,只得亲自前往相地向河亶甲请降,承诺今后按时缴纳贡赋,并派质子(国君之子)前往商朝都城作为人质。河亶甲为彰显“宽仁”,接受了邳国的投降,仍保留其诸侯地位,此举既稳定了邳国,也向其他诸侯展示了“归顺者昌、叛乱者亡”的态度。

我用AI学历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大学语文大大 连载中
大学语文大大
。_391140830580963055
0.5万字10个月前
沉默的呼号 连载中
沉默的呼号
ErrNixsylum
谨以此文,致敬∝沉静如海/海的沉默作品信息-题材:衍生,二战为榫,架构历史,从女方视角缵述的中短篇创作-预警:结局BE,全篇以第一人称搦翰-......
10.0万字10个月前
十六班演绎 连载中
十六班演绎
墨澜书生
(无后宫,无系统,无套路,有穿越,不无脑,半爽文,介意者慎入)初中16班,原本正在上课的全班师生都穿越到了一个封建的异世界,他们虽觉得对方名......
1.9万字10个月前
回顾一一历史 连载中
回顾一一历史
明晨舒文或林百川
0.4万字10个月前
风萧亦寒(姒黎) 连载中
风萧亦寒(姒黎)
鸢尾亦姒黎
女性不比男性差,华夏将永远昌平
0.1万字9个月前
我用AI学历史 连载中
我用AI学历史
天民思想
一款很爽的AI系统学习软件助我学习历史,并可如同看5D电影般融身入历史场景中去切身体验历史过程,还可以能动地去改变决策进行推演历史的发展,更......
118.9万字2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