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AI学历史
超小超大

第68章 商汤外传(二)仁德之君 (3-2)

  到了商汤二十年,中原地区迎来了“赤地千里”的惨状——曾经绿油油的农田变成了一片枯黄,禾苗全部枯死,百姓们不得不四处寻找水源,有的人家甚至举家迁徙,逃往南方或东方的湿润地区。商汤下令打开国家的粮仓,将储存的粮食分发给百姓,可随着旱情持续,粮仓的粮食也日渐减少,到了商汤二十三年,不少地方已经出现了“人相食”的悲剧。

  为了缓解旱情,商汤召集了伊尹、仲虺等大臣,以及掌管天文历法的太史令,共同商议对策。太史令观测天象后,忧心忡忡地说:“君上,如今荧惑星(火星)长期停留在心宿附近,这是‘天旱不雨’的凶兆。臣通过龟甲占卜,得到的结果也是‘天道示警,需以诚心祷祀,方能求得甘霖’。”伊尹也补充道:“百姓们如今生活困苦,若旱情再持续下去,恐会引发民变,动摇商朝的统治根基。臣建议,君上亲自前往桑林祷雨,以天子之诚,祈求上天垂怜。”

  桑林是商朝的“圣地”,传说中是商族先祖居住过的地方,也是商朝举行重大祭祀仪式的场所。此处位于亳都东部,有一片广阔的桑树林,林中还有一眼古老的泉水,尽管此时泉水也已接近干涸,但仍是百姓心中的“灵地”。商汤采纳了大臣们的建议,决定在桑林举行盛大的祷雨仪式,以最诚挚的态度祈求上天降雨。

  在祷雨之前,商汤还特意召集官员,询问各地的灾情。当听到有官员汇报“有的村落因缺水,全村人都逃往外地”时,商汤不禁落泪:“我身为天子,却不能保护百姓免受灾难,实在有负上天的托付,有负百姓的信任!”他当即下令,暂停一切宫廷的奢华开销,将节省下来的财物全部用于救济灾民;同时,命令各地官员不得再向百姓征收赋税,若有官员趁机搜刮民财,一律严惩不贷。

  商汤二十四年的仲夏,祷雨仪式在桑林正式举行。这一天,亳都及周边的百姓纷纷前往桑林,想要见证这场关乎国家存亡的祭祀。商汤首先进行了严格的“自洁”仪式——他剪下了自己的头发和指甲,这在古代是“舍弃身外之物、表达诚心”的象征;随后,他换上了最朴素的麻布祭服,没有佩戴任何金玉饰品,徒步走向桑林中央的祭台。

  祭台是用泥土堆砌而成的,上面铺着一层干燥的柴草,柴草中央放置着一块刻有“商”字的玉圭。商汤走到祭台前,对着天地跪拜三次,然后在伊尹的搀扶下,登上祭台,坐在柴草之上。此时,掌管祭祀的官员手持火把,站在祭台下方,等待商汤的命令——按照当时的祭祀传统,若“以人祷天”,需点燃柴草,以“自焚”的方式向天地献祭,表达最极致的虔诚。

  百姓们看到商汤坐在柴草上,都明白接下来要发生什么,人群中响起了呜咽声,不少人跪地哭喊:“君上!不可啊!您若出事,我们该怎么办啊!”商汤听到百姓的哭声,眼中泛起泪光,但他还是坚定地对下方的官员说:“上天降下旱灾,是因为我德行不足,未能治理好国家,才让百姓受苦。今日,我愿以自身为祭品,祈求上天降雨,拯救万民!你们,点燃柴草吧!”

  官员手持火把,迟迟不敢上前,泪水顺着脸颊流下:“君上,您是商朝的根基,万万不可轻生啊!臣愿代替君上献祭,祈求上天降雨!”周围的大臣也纷纷跪地,请求代替商汤献祭。商汤摇了摇头,语气坚定:“我是天子,百姓的苦难,理应由我承担。若以你们为祭品,上天未必会应允;唯有我亲自献祭,才能表达对上天的敬畏,对百姓的愧疚。”

  就在官员即将点燃柴草的瞬间,天**然发生了变化——原本万里无云的天空,不知何时聚集起了乌云,乌云越聚越厚,遮住了炙热的太阳,微风也渐渐变成了凉风。商汤抬头望向天空,眼中闪过一丝希望;百姓们也停止了哭喊,纷纷抬头仰望,期待着奇迹的发生。

我用AI学历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风萧亦寒(姒黎) 连载中
风萧亦寒(姒黎)
鸢尾亦姒黎
女性不比男性差,华夏将永远昌平
0.1万字9个月前
塞琉古帝国兴亡录 连载中
塞琉古帝国兴亡录
风趣的寒江雪柳
这是一部讲述塞琉古帝国的书
3.8万字9个月前
朱雄英重生之洪武凤云 连载中
朱雄英重生之洪武凤云
璟雅阁
2.6万字9个月前
抗战:死神降临 连载中
抗战:死神降临
胜利的曙光照耀我中国
十六岁的刘诗涵,本该在教室里与同学们嬉笑打闹,却因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被命运之手抛到了1937年的乱世。这个性格火爆、从不服输的少女,还没来......
0.6万字8个月前
逆秦 连载中
逆秦
月儿小奇迹
陆绣虎,本是现代历史系高材生,意外穿越到秦朝。他凭借现代知识,在秦朝崭露头角,引起了各方关注。然而,嫉妒他才华的反派,勾结外敌,妄图破坏他的......
5.5万字4个月前
继汉 连载中
继汉
周道倭迟
“继,续也。”——《说文》,汉朝四百年之伟业,何至一夕间倾颓。后世之人一朝魂穿,附身于刘备之身,愿试手,补天裂。
1.2万字4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