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天仪式结束后,商汤正式宣告:夏王朝灭亡,商朝建立。这一宣告,不仅标志着一个旧时代的结束,更意味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启。
不久后,商汤与伊尹率领军队返回商族的都城亳(今河南商丘)。此时的商汤,早已不是当初的一方诸侯,而是天下共主。他的声威远播四方,各地的诸侯、方伯,以及大大小小的氏族、部落酋长,纷纷携带本地的方物、贡品,前往亳都,向商汤表示臣服。
这些诸侯与酋长们,有的曾是夏朝的属国,因不满夏桀的暴政而选择归附;有的则是偏远地区的部落首领,听闻商汤的仁德与军事力量,主动前来结盟。他们带着丝绸、玉器、粮食、牲畜等贡品,在亳都的城外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希望能得到商汤的接见与认可。
数月之间,前来归附的诸侯竟多达三千人。他们在亳都举行了盛大的会盟,史称“三千诸侯会亳”。这一壮观的场景,被记录在《逸周书·殷祝》中:“汤放桀而复薄,三千诸侯大会。”
会盟之日,亳都的广场上挤满了人。商汤身着天子礼服,坐在高台上,接受诸侯们的朝拜。诸侯们依次上前,献上贡品,表达对商汤的臣服与敬意。商汤则对诸侯们说:“从今往后,我们便是一家人。我会与诸位同心协力,治理天下,让百姓们过上太平日子。若有诸侯遭遇困难,商朝必出兵相助;若有诸侯胆敢作乱,天下诸侯共诛之!”
诸侯们纷纷跪拜,高呼:“愿尊汤王为天子,誓死效忠商朝!”呼声回荡在亳都的上空,久久不散。
“三千诸侯会亳”后,商朝的统治得到了天下诸侯的广泛认可,势力范围迅速扩大,东到大海,西至陕西,南达长江流域,北抵河北,成为当时中国大地上最强大的王朝。
商汤深知,王朝的建立不易,要想长治久安,必须实行仁政。他下令减轻百姓的赋税,废除夏朝的严刑峻法,任用伊尹、仲虺等贤臣,整顿朝政,发展农业与手工业。在商汤的治理下,百姓们安居乐业,商朝的经济迅速发展,社会秩序稳定,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伊尹作为商朝的开国功臣,始终辅佐在商汤身边,为商朝的发展出谋划策。他制定了一系列的礼仪制度与法律法规,规范诸侯与百姓的行为;他还重视农业生产,推广先进的耕作技术,使得商朝的粮食产量大幅提高。仲虺则负责军事,整顿军队,训练士兵,保卫商朝的边疆,防止外敌入侵。
商汤的仁德与智慧,伊尹的谋略与辅佐,共同谱写了商朝初期的辉煌篇章。商朝的建立,不仅是一次简单的王朝更迭,更是中国早期文明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它结束了夏朝末年的混乱与暴政,开启了一个重视民生、崇尚仁德的新时代,为中国古代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用AI学历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