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荒唐的是,孔甲还痴迷于“养龙”——在古人眼中,龙是神灵的象征,能养龙者,便意味着得到神灵的庇佑。据《史记·夏本纪》与《列仙传》记载,孔甲在位中期,有人向他进献了一雌一雄两条“龙”(推测为罕见的鳄鱼或巨蟒)。孔甲大喜过望,认为这是“天命所归”的吉兆,立刻下令寻找能养龙的人。
很快,一个名叫刘累的人前来应征。刘累自称曾学过养龙之术,孔甲信以为真,当即封他为“御龙氏”,赐给他大量土地与财物,让他负责养龙。然而,刘累根本不懂养龙——没过多久,雌龙便因环境不适而死去。刘累害怕被孔甲治罪,竟将死龙的肉烹饪成菜肴,献给孔甲品尝。孔甲从未吃过这种“美味”,大加赞赏,还赏赐了刘累许多金银。
数日后,孔甲想观赏双龙,却只见到雄龙无精打采地趴在池中,雌龙不见踪影。他追问刘累,刘累无法隐瞒,只能如实禀报。孔甲得知自己吃了龙肉,又气又怕,当场下令处死刘累。刘累早有准备,趁夜带着家人逃离了西河,从此不知所踪。
刘累逃走后,孔甲又找到了一个名叫师门的养龙高手。师门确实懂得饲养之术,仅用数月,便将雄龙养得精神焕发,鳞片光亮。
孔甲起初十分满意,但师门性格直率,见孔甲时常干预养龙之事,还提出许多荒唐要求(如让龙表演舞蹈),便直言不讳地指出他的无知。
孔甲自尊心极强,被师门当众反驳后,又羞又怒,竟下令将师门捆绑起来,押到城外旷野处死,并就地掩埋。
师门的死,成了孔甲统治的转折点。此后,夏朝境内灾害频发——先是干旱,后是洪涝,百姓流离失所,诸侯叛乱不断。孔甲非但不反思自己的行为,反而认为是师门的冤魂在作祟,愈发频繁地举行祭祀仪式,祈求神灵宽恕。然而,祭祀并未带来安宁,反而让夏朝的财政状况更加恶化,王朝的衰落速度,越来越快。
我用AI学历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