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AI学历史
超小超大

第34章 逐鹿之战 (5-1)

当阪泉之谷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尽,我(黄帝)正与炎帝携手整合部族、推广农耕之时,东方传来的一则消息,打破了刚刚降临的和平——九黎之君蚩尤,率领着他那由八十一个氏族组成的庞大部落联盟,正沿着黄河西岸向西进军,所过之处,弱小部落尽数被吞并,炎帝部落的东部边境,已燃起了熊熊战火。这场注定载入华夏史册的涿鹿之战,便在这样的危机中,拉开了序幕。

  提及蚩尤,便不得不说他所统领的九黎部落——后世常将其称作“九夷”,实为东夷集团中最具实力的一支。

  关于蚩尤的传说,在当时的各部族中早已如雷贯耳:有人说他“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仿佛是半人半兽的神明;也有人说他“造立兵杖、刀、戟、大弩”“以金作兵”,手中的武器闪烁着青铜的冷光,远非其他部落的石斧木矛可比。

  这些传说虽带着几分神话色彩,却并非空穴来风——它恰恰印证了蚩尤部落联盟的两大优势:一是氏族众多、凝聚力强,八十一个亲属氏族如同八十一条臂膀,紧紧围绕在蚩尤身边,形成了不容小觑的军事力量;二是手工业发达,尤其是铸铜技术的掌握,让他们拥有了当时最先进的武器装备。

  而这一切的根源,都离不开蚩尤部落的发祥地——今山东曲阜一带。

  据史料记载,蚩尤“宇于少昊”,这片土地在史前时代恰是大汶口文化与龙山文化的核心分布区。早在距今6000多年前,这里的先民便已掌握了成熟的农耕技术,他们种植粟、稻,饲养猪、狗、牛等家畜,社会经济基础远比同期的许多部落更为稳固。到了距今5000年前后的大汶口文化晚期,这里的手工业更是迎来了爆发式发展:石器制作采用了先进的磨制技术,石斧、石铲锋利耐用;骨角牙器的雕刻工艺精湛,出土的骨梳、牙雕上还刻有精美的花纹;最令人惊叹的是制陶业,他们烧制的黑陶薄如蛋壳,表面光滑如镜,敲击时还能发出清脆的声响,被誉为“中华史前制陶的顶峰”。

  正是在这样的经济与技术基础上,铸铜工艺开始在这片土地上萌芽。起初,工匠们只能铸造一些小型的铜工具,如铜刀、铜锥,用于日常生产;但到了龙山文化时期,他们已能掌握青铜的冶炼与铸造技术,将铜与锡、铅按比例混合,打造出硬度更高、更适合制作武器的青铜器具。当其他部落还在挥舞着石斧冲锋时,蚩尤的士兵手中早已握着锋利的青铜刀戟;当其他部落依靠人力搬运物资时,蚩尤的部落已能借助青铜工具制作出更坚固的战车——这便是蚩尤部落“威震天下”的底气所在。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与生存空间的日益紧张,大汶口文化的先民们开始将目光投向西方。距今5000年前后,一批批东夷部落越过黄河,向西进入豫中地区,他们带来的先进农耕技术与手工业技艺,既推动了当地的发展,也不可避免地与原本居住在此的华夏集团产生了冲突。而蚩尤,便是这场西迁浪潮中最具野心与实力的领导者——他率领的九黎部落联盟,不再满足于零星的迁徙与定居,而是以征服为目标,向着华夏集团的核心区域发起了冲击。

  蚩尤西进的第一站,便是居于豫东的炎帝部落。

  炎帝部落是华夏集团的老牌势力,长期在此经营农耕,部族聚居地遍布黄河沿岸的平原地带。然而,炎帝部落的优势在于农耕与医药,而非军事——他们的士兵虽熟悉地形,却缺乏实战经验;手中的武器多为石制与木制,面对蚩尤的青铜兵器,几乎毫无还手之力。

  更让炎帝头疼的是,蚩尤的部落中还驯养了大量战兽,这些经过训练的熊、罴、貔、貅、貙、虎,在战场上如同猛虎下山,能轻易冲散敌方的阵型,炎帝的士兵们从未见过如此凶猛的“敌人”,未战先怯。

  战争打响后,蚩尤的部落联盟如同秋风扫落叶般席卷了炎帝的领地。

我用AI学历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与各朝名士皇帝交流 连载中
与各朝名士皇帝交流
从古今怀心中
从秦王朝开始,直到末代皇帝溥仪带你深入了解各位皇帝不为人知的真相惊!堂堂天策上将的儿子李承乾竟然是同!惊!居然给溥仪发身份证!
0.5万字10个月前
荒野大镖客2救赎 连载中
荒野大镖客2救赎
宋狐狸
1899年,枪手和亡命徒的时代已然走到尽头美国逐渐成为了一个法治的国度连西部几乎被彻底征服只有少数帮派扔在逍遥法外但他们难逃被追捕的命运终将......
0.9万字10个月前
朱雄英重生之洪武凤云 连载中
朱雄英重生之洪武凤云
璟雅阁
2.6万字9个月前
全年级穿越大航海时代 连载中
全年级穿越大航海时代
拜占庭帝国球
XX五中的初二整个年级穿越大航海时代,探索那未知的大航海时代,探索那伟大的历史……发现历史,探索历史!与历史名人、大航海家们、伟大的科学家们......
18.5万字9个月前
抗日战争时代鬼神怪谈 连载中
抗日战争时代鬼神怪谈
清音寻梦
抗日战争群魔无首,当时许多神仙贪生怕死,不敢出面,只有极少数的人出面迎战了。
0.8万字9个月前
理寺迷长安烬 连载中
理寺迷长安烬
啸长林
元宝三载(744)年,明经科及的杨万丞第从蜀地华阳县考上京城成为一个大理寺司直,却被派遣到岭南当推事官协助市舶司处理外交问题。近几年,京城派......
2.4万字4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