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AI学历史
超小超大

第21章 从伏羲到神农时代(一) (3-1)

当AI系统将视角锁定在伏羲创制八卦的瞬间,我本以为会跟随这位人文始祖的足迹,完整见证那段开天辟地的文明初创史。

  然而,随着伏羲将权杖移交女娲,系统的叙事戛然而止——

  共工怒触不周山的滔天巨浪、女娲炼石补天的七彩霞光,都化作了屏幕上滚动的视频片段,我成了这场史前浩劫的局外人,只能隔着时空的帷幕,遥望那段惊心动魄的往事。

  直到女娲补天的影像结束后,屏幕上突然跳出一行古朴的文字,紧接着,一段我从未听闻的历史脉络徐徐展开。

  AI的电子音带着几分机械的庄重,念出了那段源自“泰皇史书”的记载:“自人皇伏羲、女娲以降,至黄帝政权落幕,华夏大地历经十纪更迭,乃成今日文明之基。”这“十纪”如同被时光尘封的十卷宝典,每一卷都藏着中华民族从蒙昧走向璀璨的密码。

  第一纪·九头纪:九州分治的文明初啼

  九头纪的开篇,是伏羲与女娲子嗣们登上历史舞台的身影。传说中,这对人文始祖的九个儿子携手共掌天下,将广袤的华夏大地划分为九个区域——这便是后世“九州”概念的滥觞。彼时的九州并非后世行政意义上的疆域,更像是九个相互关联又相对独立的部落联盟,每位兄弟各主一州,在自己的领地内推行教化,尝试着用原始的智慧治理族群。

  这种“兄弟分治”的模式,或许是早期国家形态最朴素的探索。考古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虽地域相隔千里,却在陶器纹饰、工具形制上有着微妙的相似性,这或许正是九头纪“分而不裂”的实证。九个区域既保留着各自的文化特色,又通过血缘纽带和物质交换保持联系:中原的粟黍顺着河流传入南方,南方的稻种则在北方湿润的河谷落地生根;东部沿海的贝壳饰品出现在西北的墓葬中,西部的玉石器又成为东部部落的祭祀重器。

  有趣的是,这种分治传统并非始于九头纪。早在燧人氏时期,便有“十三兄弟分掌天下”的传说。从十三人共治到九人分州,权力结构的逐渐收缩,暗示着部落联盟正从松散走向集中。而民间“伏羲生九头”的讹传,更像是后人对这段历史的浪漫化解读——将“九子分治”的集体功绩,浓缩到了人文始祖一人身上,赋予其神性的光辉。

  九头纪的意义,在于它为华夏文明划定了最初的“疆域基因”。当九个区域的先民开始以“州”为单位认同自己的归属,当血缘与地域的双重纽带将分散的部落联结起来,中华民族的雏形,已在这片土地上悄然萌芽。

  第二纪·五龙纪:分权共治与社会跃迁

  继九头纪之后,五龙纪的帷幕缓缓拉开。这个时代的统治者不再是九位兄弟,而是五位按长幼排序的首领——皇伯、皇仲、皇叔、皇季、皇少。这五个充满古朴韵味的称呼,不仅确立了兄弟间的尊卑次序,更成为后世“伯仲叔季”排行体系的源头,可见其对中华文化影响之深远。

  之所以称其为“五龙”,皆因他们延续了伏羲创立的“龙纪”政体。在远古先民的认知中,“龙”是融合了蛇身、鹿角、鹰爪等多种动物特征的神物,象征着不同部落的联合。五位首领以“龙”为号,意味着他们虽各掌职权,却同属一个紧密的政治联盟。这种体制更像是原始的“长老议会”,重大决策需经五人共同商议,既避免了权力过于集中的弊端,又能通过分工协作提高治理效率:皇伯负责祭祀天地、沟通神灵,皇仲掌管农业生产、粮食储备,皇叔统领部落武士、抵御外敌,皇季主管手工业制造、器物流通,皇少则教化孩童、传承习俗。

我用AI学历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十六班演绎 连载中
十六班演绎
墨澜书生
(无后宫,无系统,无套路,有穿越,不无脑,半爽文,介意者慎入)初中16班,原本正在上课的全班师生都穿越到了一个封建的异世界,他们虽觉得对方名......
1.9万字10个月前
荒野大镖客2救赎 连载中
荒野大镖客2救赎
宋狐狸
1899年,枪手和亡命徒的时代已然走到尽头美国逐渐成为了一个法治的国度连西部几乎被彻底征服只有少数帮派扔在逍遥法外但他们难逃被追捕的命运终将......
0.9万字10个月前
回顾一一历史 连载中
回顾一一历史
明晨舒文或林百川
0.4万字10个月前
塞琉古帝国兴亡录 连载中
塞琉古帝国兴亡录
风趣的寒江雪柳
这是一部讲述塞琉古帝国的书
3.8万字9个月前
全年级穿越大航海时代 连载中
全年级穿越大航海时代
拜占庭帝国球
XX五中的初二整个年级穿越大航海时代,探索那未知的大航海时代,探索那伟大的历史……发现历史,探索历史!与历史名人、大航海家们、伟大的科学家们......
18.5万字9个月前
理寺迷长安烬 连载中
理寺迷长安烬
啸长林
元宝三载(744)年,明经科及的杨万丞第从蜀地华阳县考上京城成为一个大理寺司直,却被派遣到岭南当推事官协助市舶司处理外交问题。近几年,京城派......
2.4万字4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