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AI学历史
超小超大

第13章 创造数字与制陶 (3-3)

  我立刻召集大家试验。我们挖来细腻的黄土,加水和成泥,捏成碗、罐、盆的形状,放在太阳下晒干,再小心翼翼地放进火堆里烧制。起初,泥土容器常常在高温中开裂,要么是泥土不够细腻,要么是火候没掌握好。我们一次次调整泥土的配比,控制柴火的大小,终于在无数次失败后,烧出了第一批陶器——虽然表面粗糙,形状也不够规整,却坚实耐用,能装水、能盛饭,还能在火上加热,容量也比竹筒大得多。

  第一批陶器成了部落的宝贝,华蕊用那个最大的陶罐煮肉汤,香气能飘满整个岩洞;华香用小陶碗给孩子们分食物,再也不用担心洒出来。可随着陶器越做越多,新的问题又出现了:部落成员们住在一起,陶器长得大同小异,常常拿错,有时甚至会为了一个陶罐争执起来。

  大家开始想办法做标记,有人试着在烧好的陶器上刻字,可陶器坚硬,刻起来又费力气又不美观。我看着还没入窑的陶坯,灵机一动:“何不在陶坯还软的时候就刻上标记呢?”这个办法一试就成了,人们在自家的陶坯上刻下简单的符号——有的刻个小太阳,有的刻棵小树,有的刻条小鱼,既能区分归属,又不费力气。

  渐渐地,人们不再满足于简单的标记。有人发现,在陶坯上刻出流畅的线条,烧制后会格外好看;有人试着把常吃的野果、常捕的鱼儿画成图案刻在上面,陶器顿时变得生动起来。花朵的纹路象征着丰收的希望,鱼类的图案寄托着捕鱼顺利的祈愿,这些刻在陶器上的纹路,不再只是标识,更成了美的表达,成了我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的寄托。

  从十天干的哲思到数字系统的构建,从竹筒的局限到陶器的诞生,每一步探索都像是在文明的道路上又向前迈了一步。这些看似零散的发明与认知,渐渐交织在一起,编织出属于我们部落的文明雏形,在岁月的长河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我用AI学历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与各朝名士皇帝交流 连载中
与各朝名士皇帝交流
从古今怀心中
从秦王朝开始,直到末代皇帝溥仪带你深入了解各位皇帝不为人知的真相惊!堂堂天策上将的儿子李承乾竟然是同!惊!居然给溥仪发身份证!
0.5万字10个月前
回顾一一历史 连载中
回顾一一历史
明晨舒文或林百川
0.4万字10个月前
风萧亦寒(姒黎) 连载中
风萧亦寒(姒黎)
鸢尾亦姒黎
女性不比男性差,华夏将永远昌平
0.1万字9个月前
塞琉古帝国兴亡录 连载中
塞琉古帝国兴亡录
风趣的寒江雪柳
这是一部讲述塞琉古帝国的书
3.8万字9个月前
全年级穿越大航海时代 连载中
全年级穿越大航海时代
拜占庭帝国球
XX五中的初二整个年级穿越大航海时代,探索那未知的大航海时代,探索那伟大的历史……发现历史,探索历史!与历史名人、大航海家们、伟大的科学家们......
18.5万字9个月前
逆秦 连载中
逆秦
月儿小奇迹
陆绣虎,本是现代历史系高材生,意外穿越到秦朝。他凭借现代知识,在秦朝崭露头角,引起了各方关注。然而,嫉妒他才华的反派,勾结外敌,妄图破坏他的......
5.5万字4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