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烬里的龙血】
收尸
天光微亮,乱葬坑边,黎华脱下外裳,撕成布条,一具一具拖尸。
她先用井边残桶舀来混着血灰的水,替死者净面;再把散落的梨花放在每人心口,合掌低念:
“你们替黎氏守了十年,今日换我来守你们。
焦土滚烫,她双膝磨破,血印一路蜿蜒,像给黄泉留路标。
无名碑
傍晚,焦黑的镇口竖起一排简陋木桩。
没有刻字,只在每根桩顶钉一片碎瓷——那是药铺的碗碟残片,被火烤得发亮。
黎华咬破指尖,以血为漆,在每片瓷上点一瓣梨花。
风一吹,瓷光闪动,像黑夜里的白灯。
离镇
做完最后一块碑,她把剩下的半坛火灰装进老铁匠的空砧壳,背在身后。
砧壳里还夹着医女遗落的银针、拾期断刃的铜片,以及两瓣合拢的龙鳞。
一步三回头,终于转身。
她没走官道,而是沿山脊向北——那里是父王旧部“北府军”的最后驻地。
雪夜叩营
半月后,塞外风雪。
黎华用砧壳敲开北府军残营的辕门,双手高举那片赤金龙鳞。
老将军单膝跪雪,泪凝成冰:“末将等殿下一声令下,五年了。”
黎华把银针插在雪上,针尖映火光:
“先为弃兵镇三千冤魂收尸,再为龙鳞正位。
这一次,不夺帝位,只讨血偿。我们还要准备一二。”
【入京·双毒】
破晓启程
霜降前夜,官道无人。
医女把襁褓系在胸前,外披粗布斗篷,帽檐压到眉心。
拾期扮作走方镖师,推车而行;车上两筐木炭,下层暗格藏药箱、银刀。
她指尖在筐沿轻敲三下:
“嗒——嗒嗒。”
暗号未改,只是节奏比当年缓半拍,像哄孩子入睡。
三关
城门
守卒搜身,医女递上伪造路引:“北地逃荒,赴京投亲。”
守卒掀篮,看见襁褓里熟睡的梨笙,随口逗弄。
医女指尖已捏碎一粒“迷香蜡”,淡若无味的烟气让守卒打了个哈欠,草草放行。
御街
雪深没踝,拾期推车缓缓。
医女边走边撒药粉——松脂与曼陀罗混成的“追魂引”,无色,沾靴即留暗香。
十里长街,她布出一条只有自己能嗅到的归路。
客栈
夜宿破庙后院。
她把梨笙放进香案下的空棺,棺盖留缝,外覆厚褥。
拾期低声:“若我回不来……”
医女把“睡岁丸”塞进他掌心,又取回一粒,含在自己舌下:
“要么同生,要么同眠。”
潜入梨花台
正月十六,酉时。
皇帝与十九在台顶祭鳞。
台下御沟冰面,医女与拾期凿冰而入。
冰窟狭窄,仅容一人匍匐。
医女在前,银刀贴地,刀背绑着松脂火折,照亮三尺。
拾期在后,推着密封药箱——箱里除毒粉,还有梨笙的襁褓。
孩子被喂了半丸“睡岁丸”,呼吸轻得像雪落。
毒囊
台顶铜炉青烟缭绕。
皇帝举杯,十九捧匣。
医女自冰窟口弹出,袖中“迷香蜡”碎成雾,先迷倒近侍。
拾期翻身而上,银刀挑开匣盖,两枚龙鳞在灯火中相撞。
医女趁隙把剩余曼陀罗粉洒入炉内——
青烟瞬成紫烟,带着甜腻梨花香。
皇帝呛咳,十九拔剑。
医女却将襁褓高举,声音清冷:
“剑落,我碎丸;烟尽,我焚箱。”
紫烟里,她像一朵带毒的莲花,开在龙潭最深处。
退路
十七亦是拾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