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孩子法庭
超小超大

第二章:维权风暴与邻里烽烟 (2-1)

周明看着手机屏幕上疯狂滚动的信息,又看看脚边坐得笔直、眼神灼灼盯着他、仿佛在等待“执法”的大壮,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

社恐的他最怕成为焦点,现在好了,整个小区都知道他家狗子在“依法”控诉他了。他手指颤抖地在群里回了一句:【@所有人 是我家狗…它在…维权…说我没满足《饲主法》…】发完这条,他感觉全身力气都被抽干了,瘫坐在沙发上。

大壮凑过来,湿漉漉的鼻子蹭了蹭他的手机屏幕,喉咙里发出满意的“呼噜”声,然后再次清晰地说道:“饿!出去!现在!法律…规定!” 它甚至用爪子拍了拍周明的小腿,像是在催促执行判决。

李奶奶家,豆豆站在重新换好清水的鸟笼里,梳理着羽毛。李奶奶惊魂未定地坐在藤椅上,看着微信群里的混乱。豆豆突然又开口了,这次是对着窗外:“噪音!超标!《静音公约》…注意!” 它模仿着李奶奶平时提醒楼下吵闹小孩的语气。

王芳和刘强手忙脚乱地开了一罐最贵的进口猫罐头,恭恭敬敬地放到雪球面前。雪球矜持地嗅了嗅,这才优雅地低下头小口吃起来,全程没再施舍给他们一个眼神,仿佛接受供奉是理所当然。乐乐在一旁看得两眼放光:“雪球好厉害!像女王!”

老张哭丧着脸,一边给鱼缸换水,一边对着那几条终于安静下来的金鱼念叨:“祖宗们,满意了吧?《水权法》…唉,我这小本生意,经不起你们这么立法啊…”

混乱的喧嚣并未持续太久,一种更深的、令人疲惫的荒诞感开始弥漫。最初的惊奇和恐慌褪去,留下的是无休止的、基于“法律条文”的琐碎诉求。这些声音不再新奇,它们像背景噪音一样顽固地钻进每个人的耳朵,不分场合,不知疲倦。

周明成了最大的“受害者”。他试图用加班逃避,但大壮显然深谙“维权”要持之以恒的道理。只要周明在家,无论是吃饭、睡觉、还是对着电脑焦头烂额地改BUG,大壮总会适时地出现在他旁边,用那洪亮的嗓门和清晰的短句发起“攻击”:

“周明!坏!遛狗!短!《阳光权》!不足!抗议!”

“法律!尊严!必须!维护!”

“出去!现在!执行!否则…投诉升级!”

尤其是晚上十一点,当周明拖着被代码折磨得麻木的身体回到家,刚想把自己摔进沙发,大壮就准时出现在阳台,对着楼下寂静的小区,开启它的“普法宣传”兼“控诉大会”:

“汪呜——!全体注意!周明!坏饲主!《阳光权》!两小时!严重不足!今日…仅三十分钟!证据…确凿!举报!请…相关部门…处理!汪呜——!”

那声音穿透力极强,在安静的夜里如同号角。邻居们的窗户纷纷亮起灯,微信群里立刻跳出消息:

【@程序员小周 周明同志!管管你家大法官吧!这都几点了!还让不让人睡觉了!《静音公约》了解一下?】

【@程序员小周 兄弟,知道你难,但咱能不能别搞深夜广播啊?孩子刚被吓醒!】

【@程序员小周 你家哈士奇…真是…维权先锋啊…(捂脸)】

周明冲到阳台,又羞又恼地去捂大壮的嘴:“祖宗!别喊了!我求你了!” 大壮灵活地躲开,眼神里充满了“正义凛然”和“绝不妥协”,继续对着夜空控诉:“阻碍…维权!罪加一等!《程序法》…妨碍司法!”

周明绝望地靠着冰冷的墙壁滑坐到地上,双手抱头。社死的最高境界,大概就是被自家狗子在半夜用“法律”公开处刑,还收获全小区邻居的“慰问”。

刘强家也并不平静。雪球对“进口罐头”的执着超乎想象。一次王芳图省事买了同品牌但价格稍低的系列,雪球只是嗅了嗅,便用一种近乎贵族审视劣等品的眼神瞥了王芳一眼,然后轻盈地跳上最高的猫爬架,背对着他们,冷冷地丢下一句:“品牌…错误。《食品安全条例》…拒食。精神…受损。赔偿…协商。” 整整一天,它滴水未进,罐头纹丝不动,那份高冷的坚持让全家人都慌了神。

毛孩子法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科技与神话 连载中
科技与神话
凌晓希
人类的科技发展越来越强大,以至于不满足于当前状态,于是人类开始把手抻向了神话领域。  计划的初期还有人质疑这个计划的可靠性,但事实证明人类的......
3.3万字6个月前
不一样的封神观影体72:我唐玄宗李隆基,穿越时空召唤祖宗 连载中
不一样的封神观影体72:我唐玄宗李隆基,穿越时空召唤祖宗
彩虹神探警长
在朝歌城自焚的人皇帝辛,穿越到大唐王朝。成为唐朝第七位皇帝,唐玄宗李隆基。面对开元盛世后面的安史之乱,唐玄宗李隆基十分担心。但没想到的是,他......
11.8万字6个月前
长篇恐怖小说 连载中
长篇恐怖小说
Lonely2263
在那座古老而又阴森的房子里,住着一位恐怖奶奶。她就像一个阴影,笼罩着每一个靠近的角落。
8.5万字5个月前
槐下红妆 连载中
槐下红妆
ﻬღ᭄故渊ꦿ࿐
3.5万字1周前
我不是谵相 连载中
我不是谵相
我叫计言
一次车祸,让我成为了【谵相协会】代理人。普普通通的学校晚自习,让我了解这个世界的内涵秘密。【异灵】开始。
1.0万字1周前
啃食记忆之物 连载中
啃食记忆之物
青阳山老道
十九岁的陈原以为高考结束意味着牢笼的解锁,直到那通电话撕开记忆的痂。电话里的声音像砂纸摩擦金属:
4.8万字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