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之巅的寒风,似乎一年比一年更冷了,尤其当他扫过申公豹所居的那座孤峰偏殿时。
他曾以为自己天赋异禀,纵然入门晚了些,只要日夜苦修,终能在玉虚宫一脉中闯出个名堂,赢得师尊那昆仑山巅冰晶般的目光垂落一丝赞许。然而,寒来暑往,十载转瞬即逝,昔日一同入门的师弟都已有所成就,唯独他,法术符箓钻研不透,仙丹妙药炼化无功,体内流转的法力始终如同冰河下的暗流,迟缓而晦涩,难有寸进。挫败感像冰冷的藤蔓,缠绕着他的道心,勒得他喘不过气。
可这天地偏生爱开玩笑。就在他苦苦挣扎,几近绝望之际,一次极其偶然的机会,或者说一场连他自己都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外”尝试后,他发现了一种奇异的能力。最初只是脱口而出的客套话,对着一位即将下山游历的师兄——“道友请留步”。彼时天光惨淡,师兄脚步踉跄地绊倒,磕在坚硬的寒玉阶上,一枚苦心炼制的护身法宝当场碎裂。申公豹只当是巧合。但第二次、第三次……只要这句话被他带着某种特定的、他自己也未必能精准控制的心绪吐露出口,无论对方是谁,无论其在做什么,立刻就会遭遇或大或小的灾劫。或是顿悟的关键时刻心神遭受无名冲击,岔了气机;或是祭炼多年的法器无缘无故损毁;最可怕的一次,一位修为不俗的师叔在远行前被他问候了一句,竟遭遇了百年难遇的虚空乱流,虽未陨落,却也元气大伤,闭死关至今未出。
这能力邪异、隐蔽,却又诡异地强大。它不是他苦练所得,更像是烙印在他灵魂里的诅咒。恐惧、窃喜、茫然交织,他隐约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却又渴望它能为孱弱的自己赢得些许尊重。
但很快,申公豹就感觉到了不对。
元始天尊那双映照万古风云的眼中,第一次真正地、长久地落在他身上。然而那目光中没有丝毫惊异,更没有探究的兴味,只有一种……了然之后骤然弥漫开来的、彻骨的“疏离”。仿佛他不是弟子,而是某种需要被圈定在特定距离之外的危险器物。师尊不再单独召见他解惑,讲道时的眼神刻意忽略他所在的角落,甚至当他大着胆子上前求问功法疑难时,师尊那云白道袍外丈许的无形屏障似乎都比平时更厚实了一些,将他周身涌动的气息(尤其是试图开口时带出的那丝莫名寒意)牢牢隔绝在外。
上行下效,昆仑仙家最善揣摩上意。师尊的态度便是风向标。曾经对他尚有几分同情或客气的同门,眼神迅速变得躲闪,脚步也悄然加快,生怕沾上他带来霉运。他所在的山峰,除了几位必须按时运送物资的力士会匆匆来去,几乎成了禁地。他被一种无形的、极有默契的“隔离”笼罩了。仙山琼阁,人情冷暖,如同冰锥一次次凿在他心上那点摇摇欲坠的温念。
然而,有一个人是例外。
与申公豹的落魄形成刺眼对比的,是姜子牙日益受到瞩目的“好运”。那个须发皆白、年岁不小但入门不算太久的“师弟”,明明资质在众人看来也算平庸(至少在申公豹眼里如此),却能频频得到师尊的单独指点。最令人眼红的是,那些珍贵的、能固本培元、突破关隘的上乘仙丹,竟然如同寻常糖果般被赐予姜子牙。甚至连元始天尊压箱底的几门秘传法诀,据说也毫不藏私地传授了下去。
申公豹亲眼看到过。在仙鹤翱翔的云霞殿前,元始天尊神态平和,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温和”,与姜子牙对坐论道,耐心解答他那在申公豹看来有些幼稚的问题。阳光洒在姜子牙那张老实的脸上,温暖而刺目。而在同一时刻,申公豹正蜷缩在孤峰崖壁的阴影里,啃噬着由嫉妒、不解、痛苦酿成的毒果。
申公豹:“凭什么?!”这无声的呐喊在他胸中日夜翻腾。凭什么他姜子牙就能得到这一切?凭他那张老实的脸?凭他那点可有可无的资质?凭什么师尊要如此厚此薄彼,将他申公豹视若洪水猛兽?姜子牙那一副感激涕零、对师尊言听计从的样子,在申公豹眼中,就像是用最拙劣的表演来嘲讽他的悲惨!
洪荒:通天改写封神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