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像书院檐角滴落的雨珠,细碎却绵长。江晚和林枫的关系,也在每日的桂花糕与笛声里,悄然滋长出细密的藤蔓,缠绕着彼此的光阴。
一日课后,先生留了篇策论,江晚对着宣纸苦思冥想,笔尖悬在半空迟迟未落。林枫端着盏热茶走过来,看他皱着眉的模样,忍不住笑:“卡在哪个论点了?”
江晚指着“民为邦本”四个字,语气犯愁:“道理都懂,可总觉得写出来干巴巴的,少了点血肉。”
林枫放下茶盏,拿起他的笔蘸了墨,在空白处添了句“柴米油盐里,藏着万家灯火”。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里,他的气息拂过江晚的耳畔,带着淡淡的墨香:“你看,百姓的日子,从来都在烟火里。”
江晚望着那句批注,忽然想起前世林逾在山里煮的野菜粥,想起他把烤热的红薯塞给自己时烫红的指尖。那些被战火掩埋的烟火气,原来在这一世,以另一种方式回来了。
他抬头时,正撞进林枫含笑的眼眸。夕阳透过窗纸,在他脸上镀了层暖金,睫毛的影子轻轻晃着,像极了那年雪夜里,他眼里跳动的烛火。江晚的心跳漏了半拍,慌忙低下头,耳尖却红得像被炭火燎过。
林枫看着他泛红的耳根,悄悄握紧了袖中的竹笛——那是他连夜打磨的新笛,笛身上刻了半朵桂花,只等一个合适的时机,刻上剩下的半朵。
入夏时,书院组织学子去城郊的云栖寺采风。山路蜿蜒,蝉鸣此起彼伏,林枫走在前面,时不时回头等江晚,手里还替他提着沉重的画具。
“累了?”他在一块青石旁停下,从怀里摸出个油纸包,里面是两块冰镇的绿豆糕,“我娘寄来的,解暑。”
江晚接过糕点,凉意顺着指尖漫到心口。他看着林枫额角的薄汗,忽然抬手,用帕子轻轻替他擦了擦。指尖触到温热的皮肤时,两人都顿了顿。
林枫的喉结轻轻滚动了一下,声音低哑:“江晚……”
“嗯?”江晚的手还停在他脸颊边,指尖微微发颤。
“没什么。”林枫笑了笑,眼里的光比头顶的阳光还要亮,“前面有片枫林,秋天肯定好看,到时候我们一起来?”
“好。”江晚点头,收回手时,帕子上沾了点他的汗,带着淡淡的皂角香——和前世那件棉袍上的味道,一模一样。
云栖寺的主持赠了他们两盏莲花灯,说是中秋夜放在河里,能保佑心愿得偿。林枫把灯小心收好,塞进江晚的画箱:“你保管,中秋夜我们一起去放。”
江晚摸着灯盏冰凉的釉面,忽然想起前世那盏被血染的孔明灯。他转头看向林枫,见他正对着寺前的银杏树出神,侧脸在香火缭绕中显得格外柔和。
这一世,他们会有很多个中秋。
秋闱前的日子格外忙碌,两人常常一起在书院的灯下定功。烛火摇曳,映着两张年轻的脸庞,偶尔有书页翻动的轻响,或是笔尖划过纸页的沙沙声,都带着安稳的暖意。
“这道策论题,你怎么看?”江晚推过自己的卷子,上面写满了批注。
林枫俯身来看,发丝不经意扫过江晚的手背,带来一阵轻痒。他指着其中一句,声音压得很低:“这里可以引《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更有说服力。”
江晚凑近了些,鼻尖几乎碰到他的发顶。桂花酱的甜香混着墨香漫过来,让他想起初遇时那盒温热的桂花糕。
“林枫,”他忽然轻声说,“等考完试,我带你回家见爹娘吧。”
林夏赴中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