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梁历,景和三年,寒冬腊月。」
「宋砚,身为翰林学士,乃清流派名臣。」
「然而——」
「他惧内的名声,早已传遍朝堂内外。」
史官提笔蘸墨,笔尖微微一顿,心中暗自吐槽。
(这可怎么写?!)
(难道真要记下“皇帝打趣宋砚怕老婆,群臣哄堂大笑”?)
(后世读史的人怕不是会以为我在写坊间话本吧?!)
皇帝金口玉言,史官哪敢不遵。他轻叹一声,硬着头皮落笔——
「帝问宋卿家事,宋卿面露赧色,群臣皆乐之。」
(翻译:皇帝调侃宋砚老婆管得严,宋砚红了脸,百官在旁边看热闹。)
(嗯……够委婉,也够体面,就这么定了。)
『街坊篇』
「景和三年,腊月寒冬。」
「宋妻林氏,怀孕期间娇气任性,在清河一带声名远扬。」
史官写到这里,不禁揉了揉眉心,连连摇头——
(这林氏……简直是个惹事精!)
(好歹她丈夫是朝廷命官啊!)
(结果如今满城都在热议——)
(“宋大人当街喂娘子糖葫芦,脸红得像煮熟的虾子”。)
绞尽脑汁苦思一番,他勉强挤出一句文雅的话来——
「宋妻林氏,孕中身体虚弱,宋卿悉心照料,二人情深意笃。”」
(翻译:宋砚怕老婆?不,那叫恩爱!)
(史官求生欲爆棚……)
『家庭篇』
「宋子昭,年仅七岁,性格冷峻少言。」
「因其母怀孕期间时时撒娇耍赖,怒而拟定《家规》约束双亲。」
史官手中的毛笔抖了一下,“啪嗒”落在纸上洇开一片墨迹——
(这一家人……没一个省心的!)
(当娘的天天闹腾撒娇,当爹的只能忍气吞声。)
(儿子更离谱,才七岁居然立规矩管理爹娘?!)
(这还算是家事吗?简直就是市井奇谈!)
犹豫片刻,他咬紧牙关润色道——
「宋子昭,幼年聪慧,持家有道,井井有条。」
(翻译:阿昭七岁就能掌管家务,约束父母、打理家事。)
(嗯……听起来像个天才儿童,差不多过关了。)
『皇帝篇』
「皇帝特赐宋妻林氏‘贤德夫人’匾额,用以表彰她的淑德贤良。」
写到这一句时,史官实在忍不住内心的咆哮——
(贤德?!淑良?!)
(那个女人明明就是个霸王级别的悍妇啊!)
(她甚至还往御膳里偷偷加黄连,逼得皇帝改了口!)
可圣旨已下,他只能硬着头皮续写——
「林氏温婉恭顺且节俭持家,深受陛下嘉许。」
(翻译:林氏温柔贤惠,深得皇帝欣赏?)
(啧啧,睁眼说瞎话,史官的职业操守正悄然滑坡……)
『终极吐槽』
合上厚厚的史册,史官仰天长叹,声音拖得老长:“唉——”
“这宋家……简直是我史官生涯的一场劫难啊!”
“宋砚怕老婆,林氏蛮横娇纵,阿昭少年老成。”
“连皇帝陛下都凑热闹瞎起哄,简直是乱套了!”
“照这样发展下去,《大梁史》快成《大梁第一八卦录》了!”
不过转念一想,他又松了口气,喃喃自语道——
(算了,反正后世人读史的时候……)
(只会觉得咱们大梁朝风清月朗,夫妻和睦美满。)
(又有谁能知道真相呢?)
(史官自我安慰成功,心情稍微平复。)
悍妇的自我休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