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春时,图书馆的紫藤萝爬满了东墙。枝枝踩着小板凳,用紫色蜡笔在花架下画藤蔓,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里,总夹杂着几声"爸爸快看"的雀跃。
沈砚礼正在给新到的绘本贴标签,闻言总会放下手里的活。他看着她把紫藤萝画得像瀑布,花瓣里藏着会飞的小人,忽然想起自己小时候种的那株爬藤月季——总在暴雨后蔫头耷脑,母亲却总说"蔫过才会更旺"。
"画得真好。"他蹲下来,替她擦掉蹭在脸颊的蜡笔灰,"要不要在花架下加个秋千?"
枝枝立刻眼睛发亮:"要!像绘本里的魔法秋千,荡起来能摸到星星!"
两人趴在地上,用铅笔勾勒秋千的轮廓。沈砚礼的线条刚硬,枝枝的笔触柔软,最后画出的秋千,铁链是笔直的,座椅却歪歪扭扭,像被风吹得微微晃动。
"这样才对。"枝枝用棕色蜡笔给秋千上色,"真的秋千都会晃呀。"
阳光穿过紫藤萝的缝隙,在画纸上投下细碎的光斑。沈砚礼看着她认真的侧脸,忽然觉得那些被系统模糊的童年细节,正在被这些琐碎的瞬间重新填满。
秋千装好那天,枝枝第一个坐上去。紫藤萝的花瓣落在她的发间,像别了串紫色的星星。她举着蜡笔盒,对围观的小朋友喊:"谁要上来一起画画?"
孩子们排着队坐上秋千,每个人都在画板上留下自己的印记:小宇画了只会喷火的龙,朵朵画了会唱歌的云朵,连最害羞的念念,都用粉色蜡笔点了个小小的圆点。
枝枝把这些印记都连起来,画成条蜿蜒的河:"这是我们的故事河,会流到很远的地方去。"
沈砚礼站在旁边,看着秋千荡起的弧度,忽然想起母亲说过的"人生就像秋千,总要荡出去,才能看见新风景"。那些被记忆屏障封锁的画面,此刻变得格外清晰——母亲推着他荡秋千的背影,父亲在远处拍照的笑脸,还有自己在最高点喊出的"要当建筑师"。
傍晚收画板时,枝枝发现念念画的圆点旁边,多了个小小的太阳。她立刻跑去问念念:"是你画的吗?"
念念摇摇头,指着不远处的长椅。沈砚礼正坐在那里,手里还捏着支浅金色蜡笔,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像在守护着什么。
枝枝跑过去,把脸颊贴在他的胳膊上:"爸爸也偷偷画啦?"
"因为念念的圆点太孤单了。"他把蜡笔递给她,"就像你第一次画的缺角太阳,需要有人帮它补全。"
枝枝把浅金色蜡笔塞进念念手里:"现在你来画太阳的另一角好不好?"
念念握着蜡笔的手微微颤抖,在圆点旁边画了道弯弯的弧线。枝枝立刻补上剩下的一半,两个孩子的笔触交叠处,形成个完整的、带着光斑的太阳。
沈砚礼看着那轮太阳,忽然觉得所谓的成长,就是从画缺角的太阳,到学会帮别人补全月亮。
入夏后,图书馆的阅览室总挤满避暑的孩子。枝枝把自己的蜡笔盒放在最显眼的位置,盒盖上贴着张纸条:"随便用,记得把心里的光画出来。"
有天下午,她发现盒里多了支崭新的荧光黄蜡笔,笔杆上缠着张字条:"谢谢枝枝的太阳——念念"。
"她记得我教她画太阳!"枝枝举着蜡笔跑去找沈砚礼,眼睛亮得像装了星星,"我们现在是朋友啦!"
沈砚礼正在修改儿童画室的设计图,闻言把她抱到膝盖上:"那给朋友画张画吧。"
枝枝趴在图纸上,用荧光黄在画室的角落里画了两个牵手的小人,一个扎双马尾,一个梳着小辫子。"这是我和念念,"她指着小人脚下的线条,"我们踩着彩虹去看星星。"
沈砚礼看着那道彩虹,忽然在设计图上添了扇圆形的天窗:"这样星星就能掉进画室啦。"
枝枝立刻用荧光黄给天窗加了圈光晕:"像太阳的金边!"
窗外的蝉鸣渐渐响起,阳光透过紫藤萝落在图纸上。沈砚礼看着她用各种颜色填满画室的每个角落,忽然明白,有些设计不需要精准的尺寸,只需要足够的温暖。
霍总,您的小枝枝长歪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